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深港小靈通】廣東自貿試驗區成立十周年 2024年進出口增25.6%近7500億元
作者:黃裕勇   來源:香港商報    2025-04-15 17:18
【識港網訊】今年是廣東自貿試驗區掛牌成立十周年,廣東省內海關以制度創新為核心,以可複製可推廣為基本要求,推動廣東自貿試驗區打造高水平、高能級對外開放平台。

【識港網訊】今年是廣東自貿試驗區掛牌成立十周年,廣東省內海關以制度創新為核心,以可複製可推廣為基本要求,推動廣東自貿試驗區打造高水平、高能級對外開放平台。記者從海關總署廣東分署獲悉,2024年,廣東自貿試驗區進出口7493.9億元,增長25.6%,佔廣東外貿總值的8.2%,拉動廣東外貿增長1.8個百分點。

推出68項可複製海關監管創新制度

10年來,廣東省內海關在自貿試驗區共推出68項可複製海關監管創新制度,並在全省海關複製推廣,佔全省可複製推廣改革經驗的三分之一,有力促進廣東自貿區外貿規模不斷攀升。據海關總署廣東分署自貿區和特殊區域發展工作處處長劉陽介紹,10年來,海關推出監管創新制度覆蓋通關便利、保稅+新型業態、跨境電商、加工貿易、檢驗檢疫等業務領域,有力支持了跨境要素便捷高效流動,促進粵港澳大灣區規則銜接,服務重大平台高質量發展。

在支持跨境要素便捷高效流動方面,廣東自貿試驗區實施粵港澳大灣區「組合港(一港通)」模式,貨物平均堆存期由原來的5—7天縮短至2天以內,每年為企業節省物流成本2.2億元以上。此外,廣東自貿試驗區還有效提升大灣區物流一體化水平,將廣州、深圳、香港機場的航空貨棧前置到自貿試驗區內綜合保稅區,企業可節約貨物物流時間和成本30%。廣東自貿試驗區還推動粵港、粵澳海關「跨境一鎖」改革升級為「三地一鎖」,便利通行港澳地區和粵湘閩20個城市,促進跨境陸路物流便捷流動。

促進粵港澳大灣區規則銜接

十年來,廣東自貿試驗區還促進了粵港澳大灣區規則銜接。推動檢驗檢疫監管及結果互認,創新實施內地供澳門水產品「三聯三同」監管模式,企業出口申報前監管申請批次減少99%,海關查檢作業時效提升近58%。2024年,廣東省內海關累計供澳水產品2685噸,有力保障澳門居民「菜籃子」安全穩定供應;推動粵港、粵澳貨物「單一窗口」綜合服務平台功能上線,推出粵澳、粵港「一單兩報」改革,企業錄入數據必填項大幅壓縮80%以上,每票貨物申報時間可節約半小時,大大降低了企業申報差錯風險,既省時又省力。

服務重大平台高質量發展

在廣東自貿區試驗區橫琴片區,創新「五維一體」監管模式,推動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分線管理順利落地並平穩運行;創新推出澳門居民攜帶動植物產品便捷通關等「十個首創」舉措,服務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力促琴澳一體化水平穩步提升。

在前海片區,推動電子元器件和集成電路國際交易中心建設,支持企業打造存儲晶圓檢測公共服務平台,助力企業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2024年,前海蛇口自貿片區進出口電子元件1659.9億元,增長34.1%;落地全國首個離岸現貨交易大豆保稅交易庫,助力前海打造大宗商品貿易集聚區。支持全國首個綠色智慧港深圳蛇口媽灣港建設,強化智能化技術在海關監管中的應用。2024年,媽灣集裝箱碼頭吞吐量408.3萬標箱,同比增長19.6%。

在南沙片區,支持全球優品分撥中心、生物醫藥分撥中心等重點產業發展,南沙綜合保稅區連續三年發展績效評估保持全國綜合排名A類。覆蓋申報、身份驗核、稅費支付、出口退貨等跨境電商全流程的改革「組合拳」,吸引了國內多家大型電商平台相繼落戶。2024年,南沙跨境電商網購保稅進出口270.2億元,增長13%,南沙跨境電商網購保稅業務連續五年領跑全國第一。支持南沙保稅融資租賃飛機業務發展,打造華南最大的飛機租賃集聚地,截至目前,已累計吸引100餘家相關企業落戶南沙,通過保稅融資租賃方式進口飛機172架,貨值超千億元。

责任编辑:lim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