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港網訊】為強化內地和香港金融市場互聯互通,中國人民銀行與金管局昨推出「三聯通、三便利」合共6項深化措施,包括啟動「跨境理財通2.0」容許券商參與、在深港之間率先進行跨境徵信合作、便利港人在粵港澳大灣區其他城市置業等。行政長官李家超表示,衷心感謝中央對香港金融發展的堅實支持,港府將繼續鞏固和提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發揮好金融服務優勢。
中央堅實支持香港金融發展
人行行長潘功勝24日於國新辦新聞發布會透露,為進一步推動內地金融業高水平開放,深化內地和香港金融合作,鞏固和提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人行和香港金管局決定推出6項政策舉措。人行副行長宣昌能表示,該6項措施涉及金融市場互聯互通、跨境資金便利化及深化金融合作等方面,可概括為「三聯通、三便利」。
6項舉措包括:一是將「債券通」項下債券納入香港金管局人民幣流動資金安排的合格抵押品;二是進一步開放境外投資者參與境內債券回購業務,支持所有已進入銀行間債券市場的境外機構參與債券回購;三是發布優化粵港澳大灣區「跨境理財通」業務試點的實施細則,拓展和便利大灣區個人投資渠道;四是在大灣區實施港澳居民購房支付便利化政策,更好滿足港澳居民置業需要;五是擴大深港跨境徵信合作試點範圍,便利深港企業跨境融資;六是深化數字人民幣跨境試點,為香港和內地居民企業帶來更多便利。
宣昌能表示,下一步,人行將與內地及香港金融管理部門密切配合,共同推動各項政策措施落地見效,進一步優化金融服務,加強金融合作,助推香港國際金融中心進一步發展。
人行副行長、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朱鶴新會上表示,積極支援離岸人民幣市場穩步發展,特別是強化香港離岸人民幣市場的樞紐動能。
港府歡迎兩地金融合作措施
對於上述金融合作措施,特區政府表示歡迎,並感謝中央人民政府繼續支持香港鞏固提升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李家超表示,香港是世界領先的國際金融中心,新措施回應了內地及香港居民和企業對跨境金融服務的需求,同時為兩地居民跨境零售消費提供創新的支付服務,以及為兩地企業跨境融資提供更便捷的服務。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指出,此6項措施完善了現有債券通和跨境理財通機制、豐富了其內容,將增加對投資者的吸引力,以及深化內地與香港金融市場的互聯互通,進一步鞏固香港離岸人民幣樞紐地位,亦在多方面利民便商。這些措施將加強香港連接內地和國際市場及投資者的獨特角色和功能,並有助國家金融市場持續有序開放。
金管局總裁余偉文提到,金管局將和人民銀行簽署諒解備忘錄,建立跨境徵信互通業務試點合作框架,容許兩地銀行取得企業客戶同意後,跨境查閱相關企業在另一個地方的徵信數據,會先以深圳和香港的互通作為起點,逐步擴大試點範圍,幫助銀行管理信貸風險,亦可幫助中小企更容易獲得一些跨境貸款。
跨境徵信以港深互通為起點
有關「債券通」項下債券納入香港金管局人民幣流動資金安排的合格抵押品,人行表示,這是首次在離岸市場確立境內債券的擔保品功能,有利於促進和提升境外機構持債意願,進一步增強中國債券市場的吸引力,有利於為境內債券成為全球廣泛接受的合資格抵押品奠定基礎,穩慎扎實推進人民幣國際化,有利於鞏固提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支持香港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在啟動跨境理財通2.0方面,獲准券商參與機構將由銀行擴大至領取「1號牌」的券商,產品範圍由現時的中及低風險及「非複雜」基金,擴大至所有投資大中華股票的「非複雜」基金,以及除高收益債券及單一新興市場股票基金以外的低至中高風險的非複雜基金;另外個人投資者額度則提高至300萬元,有關措施將於2月26日起生效。
在便利港人在灣區內地城市置業方面,兩地監管機構將提出便利安排,明確內地銀行辦理相關人民幣及外幣匯款流程及要求,覆蓋一手及二手交易。金管局表示,相關措施將適用於新造按揭及全部付款的物業。
至於開展跨境徵信合作方面,先於深圳與香港進行,包括容許兩地銀行在獲得客戶同意後,可跨境查閱另一地徵信信息。金管局表示,此舉有助銀行更穩健的信貸審核,加強銀行風險管理。
【新聞鏈接】兩地互聯互通十載持續優化
中國人民銀行及香港金管局24日推出6項政策措施,涉及金融市場互聯互通、跨境資金便利化及深化金融合作等多個方面。回顧香港與內地互聯互通進程,從2014年11月率先開通滬港通起,今年正值第十個年頭。由推出到不斷擴大廣度與深度,兩地互聯互通可謂深刻改變了兩地的金融生態。
「北水」成左右港股重要力量
一開始,所謂兩地互聯互通,多指將上海、深圳及香港三地股市連結起來的機制,讓內地投資者可直接買賣港股,本港投資者可直接買賣滬深A股。資金南下渠道為「港股通」,北上渠道分別為「滬股通」及「深股通」。今次人行與金管局推「三聯通、三便利」深化措施,則是進一步強化互聯互通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2014年11月17日,全稱為「滬港股票市場交易互聯互通機制試點」的「滬港通」正式開通,當時計劃總額度為5500億元人民幣,參與港股通個人投資者資金賬戶餘額應不低於人民幣50萬元。
深港通亦於2016年12月啟動。自此,滬深港三地股市就連結起來,兩機制現時共有逾2000隻合資格股票。過去10年來,互聯互通持續優化擴大範圍,如提高每日額度,把更多的上市公司納入互聯互通投資範圍。
2017年,債券通北向通開通。2022年7月,互聯互通投資範圍又擴展至符合條件的交易所買賣基金(ETF),香港及海外投資者可以買賣滬深上市ETF,而內地投資者則可以買賣本港上市ETF。
隨着互聯互通推進,「北水」逐漸成為左右港股的重要力量,佔整體港股成交約一成,其走向更成為不少投資者的參考指標。
互聯互通投資範圍不斷擴大
跨境理財通方面,據中國人民銀行廣東省分行統計截至2023年底的數據,參與跨境理財通的個人投資者達6.92萬人,當中北向通達4.54萬人,南向通達2.38萬人,購買投資產品市值餘額達51億元人民幣。近日,《粵港澳大灣區「跨境理財通」業務試點實施細則》修訂並發布,大灣區居民參與「跨境理財通」業務試點將更加便利,參與渠道更加多元,可購買的理財產品更加豐富。
近年在大灣區,全國首個區域性重疾表落地,跨境醫療險、灣區重疾險試點,全國首創跨境車險「三地保單一地購買」模式……粵港澳大灣區保險互聯互通由此步入新階段。
簡單而言,綜合市場意見,在國家層面,互聯互通是中國資本市場對外開放的重要政策,有利推動人民幣國際化;香港方面,互聯互通亦有助香港鞏固和提升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及發展成為離岸人民幣業務中心。(記者 鄺偉軒 張麗娟 韓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