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書店黃媒互相引流
作者:香港文匯報 記者 鄭治祖   來源:大公文匯網    2025-07-24 10:17

【識港網訊】香港文匯報本周出版「趕絕『軟對抗』」系列,獨家揭露充滿「軟對抗」意味的所謂「『無處不閱讀』獨立出版書展暨獨立書店祭」出售「獨書」,並勾結疑似黑暴餘孽形成「軟對抗」產業集群,活動搞手正是劣跡斑斑的反中亂港分子。香港文匯報記者繼續深挖,發現參與有關「獨立書展」的所謂「獨立書店」,與部分時常假借報道為「軟對抗」勢力助威的黃媒亦有千絲萬縷的聯繫,不僅在「獨立書展」上販賣有關黃媒出版的書籍,有關黃媒亦會利用報道技術美化相關「軟對抗」團體和個人,還有涉事「軟對抗」勢力公然叫囂,甚至公開籌款,可見趕絕「軟對抗」刻不容緩。

參與今年所謂「獨立書展」的「留下書舍」今年主推書籍包括《集誌社》的《集誌-我們在地記錄》和《法庭線》的《法庭新聞怎麼做?》。而多次在《明報》發表扭曲、抹黑特區政府政策措施的漫畫作者尊子(本名黃紀鈞),亦於接受訪問時聲稱自己已購該兩本書,並訂閱有關黃媒。《法庭線》早前亦與留下書舍合作,訂購其縮骨遮和Tote Bag者會到留下書舍領取,互相引流,顯示他們之間的盟友關係。

《法庭線》《集誌社》創辦人多《立場》舊人

香港文匯報記者的調查發現,《法庭線》兩位創辦人分別是停運的《立場新聞》時任助理採訪主任陳婉婷,以及時任首席調查記者陳信熙。《法庭線》以法庭報道為載體,在與所謂「人權、自由」等相關的案件中滲透亂港分子的歪理,報道手法十分蠱惑。《法庭線》亦曾有報道獲文化及媒體教育基金贊助,該基金由「香港獨立媒體」創辦人林藹雲創立,林曾被指與正就47人串謀顛覆政權案服刑的朱凱廸亦師亦友,由反世貿、皇后碼頭、菜園村到反高鐵,二人既是社運戰友亦是「香港獨立媒體」的網絡聯盟。

事實上,一向善於為反中亂港勢力做美化和宣傳的陳文敏,亦是《法庭線》出版圖書的推薦人,《法庭線》鼓吹的價值觀可見一斑。

另一被「獨立書展」熱捧的《集誌社》,創辦人為蔡玉玲、雷子樂,前者曾任職美國網媒傳真社調查記者,後者曾任職《立場新聞》,《集誌社》報道風向可想而知。早前《集誌社》就趁香港國安法實施5周年之際,出版所謂「分析」,但報道手法明顯令讀者對依法執法行為產生誤解,整體報道內容亦明顯偏幫反政府者。

前Channel C班底另起爐灶續搞事

此外,以「香港記協」前主席陳朗昇、前《蘋果日報》記者作班底的Channel C,表面上發布生活時事資訊,實際亦以「軟對抗」方式煽動仇恨、分化社會。Channel C母公司涉嫌詐騙政府貸款,早前聲稱因母公司銀行戶口被凍結而全面停運,惟原班人員又成立「Channel WE HK」,繼續以隱秘手段散播「軟對抗」信息,包括靠製作所謂報道圖片,企圖為「軟對抗」勢力造勢。

例如,昨日(23日)就在一圖片上美化由煽暴派黃文萱任店長的獵人書店,企圖唱好「獨立書展」銷情,又在相關圖片中抹黑香港《文匯報》報道,為「軟對抗」勢力站台;「Channel WE HK」亦會透過所謂文字和圖片報道,美化通緝犯、前香港眾志副秘書長周庭,企圖把潛逃者包裝成楚楚可憐的受害者,進一步做實其「軟對抗」本質。

被揭發惡行 竟趁機掠水

反中亂港勢力一向以輿論戰為手段,以圈錢和亂港為最終目的。「Channel WE HK」就趁香港《文匯報》趕絕「軟對抗」系列第一集見報(7月21日)翌日在社交平台發帖籌款,聲稱「很多朋友都關心如何實質支持我們,今天(7月22日)我們告訴大家,《Channel WE 會員計劃》 正式啟動」云云,疑似要煽動對抗情緒,讓不明所以者激情課金。

「軟對抗」勢力十分猖獗。日前被香港《文匯報》揭發的獵人書店22日就在社交媒體聲稱「想賭更多人會不怕承擔壓力,我想賭大家會一同抵抗荒謬」「各位商場/大點的場地擁有者,唔駛(使)擔心㗎,我仲生勾勾呀,食環嚟睇兩轉就走咗呀,無收傳票呀,賣書唔係活動嚟㗎」,並宣稱「無國安搵過我㗎」云云,疑似公開叫囂。

责任编辑:liangf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