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識港話事】市場變遷下香港的士業何去何從
作者:火山   來源:識港網    2025-02-14 09:46

香港的士業長期以來在市民與遊客間飽受詬病,從態度粗暴、拒載、濫收車資到只收現金等問題,使得這一行業與時代脫節,難以滿足現代交通需求。近期,由於的士業界不滿政府放寬白牌車規範,部分的士司機更發起罷駛行動,試圖向政府施壓,要求打擊未經許可的網約車。然而,這一行動反而凸顯了行業內部的頑固守舊,無法適應新時代競爭環境的現實。

與此對照的是中國內地的應對方式。在網約車剛興起時,的士行業同樣面臨巨大衝擊,許多司機抗議網約車搶生意,甚至發生暴力事件。然而,政府並未採取一刀切封殺網約車的策略,而是逐步制定監管規範,將其納入合法體系。例如,內地政府要求網約車平台必須取得營運許可,司機需具備駕駛執照與營運資質,同時也對車輛條件提出標準。這種模式既保護了傳統的士業,也鼓勵市場競爭,最終促成了傳統的士的服務提升,使整體市場更加健康有序。

相比之下,香港政府在處理白牌車與的士業競爭時顯得猶豫不決。的士業界多年來倚賴嚴格的牌照限制來維持利益,卻未能在服務品質上做出改變,導致市場失衡。即便政府近年來曾試圖推出優質的士計劃,鼓勵業界改善,但成效有限,因為問題的根源在於缺乏有效競爭與市場開放。

香港各行業普遍存在因守舊而導致發展滯後的問題。無論是零售、金融還是科技產業,許多企業仍抱持過去成功的模式,不願主動變革。例如,在數字支付方面,香港遲遲未能普及電子支付,直至疫情期間才被迫加快步伐,而內地早已全面推行移動支付,讓市民享受更便捷的交易方式。再如深圳,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的前沿,其政府不斷優化監管政策,鼓勵科技創新與新商業模式發展,使得當地交通、服務業與數字經濟皆處於領先地位。

香港應該學習內地,特別是深圳的成功經驗,勇於進行制度改革。具體而言,政府應從以下幾方面著手:首先,逐步放開網約車市場,制定合理監管規範,讓市民與遊客有更多選擇,從而促使的士業界提升服務質素。其次,改革的士牌照制度,降低准入門檻,打破壟斷局面,使市場更具競爭力。最後,推動數字化轉型,例如強制要求的士支援電子支付、實施乘客評價機制,確保服務透明化。

香港長期以來受制於利益集團與過時制度,使得不少行業發展停滯不前。然而,時代的變遷不會停下腳步,若不及時改革,最終只會被市場淘汰。此次的士業罷駛事件,應該成為政府與業界反思的契機,重新審視香港交通市場的未來方向,參考內地的經驗,開放競爭、改善服務,才能真正解決市民的出行困境,讓香港重拾競爭力。

本網評論員 火山

 

责任编辑: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