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第二十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閉幕,這場文化盛宴上,全國各地紛紛帶著「絕活」赴約,雲天勵飛、絲路視覺、雷曼光電、來畫科技等一大批國內前沿文化科技、人工智慧企業全方位地展現出了科技賦能中國文化產業的廣闊前景。其中,香港館以「館中館」的形式分區展現了獨特的文化風貌,一件件令人讚歎的藝術品,也讓世界聽見了來自香港擲地有力的發聲。熟悉的港味,卻是新的「香港故事」。
不諱言,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裡,香港本土文化環境因受到西方文化洪流的衝擊,導致本應薈萃中西文明而形成的特色形態逐漸走樣變形,以至於不少年輕港人在「重英輕中」的環境包裹下產生對自我身份認識的輕視。久而久之,隨著意識形態偏見加劇、自由市場的主導,香港獨有的文化根底搖搖欲墜。
好在,這是一塊譜寫出《獅子山下》的土地,堅韌的民族精神、對中華文化的惺惺相惜從始至終便深埋於港人的骨血中。早在60年代,在港英政府對本土文化的強勢打壓下,香港中文大學,這所全香港歷史最淵遠、第一所使用中文教學的院校,在辦校伊始便提出「把中華文化溶合到各學科」為使命的宏偉目標。即使經歷了極為復雜的變遷,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在香港卻從未斷過。1997年回歸,香港找回了自己的文化主場,以中華文化為底蘊,形成了獨特的中西薈萃、傳統與現代結合的文化面貌。
與此同時,隔壁的「後起之秀」深圳自改革開放以來煥發出前所未有的活力,僅僅40年左右便夢幻般地崛起。這些年,香港與這座年輕城市不斷「互補交流」,吸收來自全國乃至全世界的,富有創新、冒險意識的各類人才。短短幾十年,文化的生命力隨著無數創意的流動、碰撞、交融,在這座新興城市磅礴生長,形成了這片文化薈萃的沃土。2019年,《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出臺,標誌著深港雙城進入共建粵港澳大灣區新階段。再到「十四五」規劃綱要明確提出,支持香港發展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香港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成為推動「一帶一路」建設的中流砥柱,借粵港澳大灣區城市體系吸收、牢築中國傳統文化,同時不斷擴大輻射範圍,與全國各個地區互聯互通,再通過自身「橋樑」優勢向全世界講好中國故事。
筆者認為,香港和深圳同作為灣區核心城市,再加上得天獨厚的地理、人文環境優勢,未來將充滿無限的可能和源源不斷的新的機遇。而文博會這場耀眼的舞台,便是深港兩地可充分利用和發揮的「秀場」,怎麼唱、怎麼跳,需牢牢把握。過程中不斷強化灣區合作機制,將優勢發散至更多領域,積極做好資源共享,推動文化和旅遊的融合發展,打造出具有「大灣區」特色、中國氣派的文化金字招牌。
本網評論員 yu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