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時代建基於大數據,與之對應有三個層次的就業市場,第一層次是原始資料搜集,這類崗位只需要簡單培訓,一般人都可勝任。第二層次是對原始資料進行初步分析,例如剔除敏感內容,再將資料連接物聯網,這個工作通常需要大約半年的計算機語言培訓,也能勝任。第三層次是後台的技術處理,屬於專業和專家級別」。Exa Leap創辦人江朝暉女士發表「在萬物互聯的世界找準定位」的主題演講,她指出AI時代的職場,一些重復性的工作將被機器人取代,但同時也產生新的工作崗位和機會。同場的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統計學及計算機系朱松純教授透露,流行幾千年的考試制度可能終結,美國正在研究以AI面試,代替現在的各級應試。
百仁基金和一國兩制研究中心於本週一(28日)下午在灣仔會展中心聯合主辦論壇,主題是「AI時代:職場‧人才‧教育」,主講嘉賓除江女士和朱教授,還有來自內地的美國上市公司「流利說」主席兼創辦人王翌博士,他的演講題目是「AI+教育—-開啓智慧學習新時代」,中文大學工程學院副院長黃錦輝教授則聚焦「AI如何改變香港教育的未來」,專程從美國趕來的朱松純教授,從更宏觀角度探討「如何用人工智能提升人類福祉」。香港教育大學校長張仁良教授擔任嘉賓主持,各講者夾雜廣東話、英文和普通話,典型的港式風格。除了主題演講,還有主持人和論壇主辦機構主席及演講嘉賓互動,以及和台下約六百名聽眾Q&A。論壇歷時超過兩個半鐘頭,筆者由頭坐到尾,仿如品嚐一頓豐盛的AI大餐。
一個小時之前,論壇隔壁另一個會議廳舉辦了一個「青年AI峰會」,來自十多間中學近三百名學生出席,八名被抽中的同學上台與百仁基金兼一國兩制研究中心主席李家傑博士和城市大學電子工程系副教授張澤松博士互動,每個同學向嘉賓提出一個問題。李家傑從人類四次工業革命的歷程說起,展望AI時代的挑戰與機會,張澤松就與台下同學互動,現場氣氛非常活潑。筆者發現同學的問題很有意思,一定程度上反映本地青少年對AI的思考和困惑,所以不怕做一回文炒公:
1.路德會呂明才中學高銳同學問:
我是一名鍾情於文商科的學生,面對理科多個理論及運算公式經常摸不著頭腦。作為一個文商科背景的學生,應該如何發展自己其他方面的才能,以面對人工智能挑戰?
2.天水圍香島中學林燊銳同學問:
AI可否模擬腦細胞產生情感?
3.元朗商會中學張駿哲同學問:
你認為現時香港教育及社會有否提供足够機會予年青人裝備自己,以面對未來的挑戰?
4.順德聯誼總會李兆基中學黃丞佑同學問:
既然有「人工智慧將超人類智慧,機器人可能成為未來世界的主宰」的隱憂,為何還要發展AI?
5.香海正覺蓮社佛教正覺中學關祺峯同學問:
你認為人工智能的發展會造成人類行動和思考的惰性嗎,甚至造成人類退化?
6.孔教學院大成何郭佩珍中學譚凱琳同學問:
你對AI未來發展有什麼擔憂嗎?如何看待和處理人工智能取締人力,造成大量失業的社會問題?
7.保良局李城璧中學姜澤林同學問:
如何回應霍金曾指出除非人類社會能够找到控制人工智能發展的辦法,它的出現將可能成為「文明史上最糟糕的事」?
8.仁濟醫院靚次伯紀念中學同學問:
最近新聞指出AI甚至可以替代醫生、律師、畫家和音樂家,未來AI時代會否造成工種單一化,只剩下工程師?
直落兩場以AI為主題的峰會和論壇,從下午兩點半到六點十五分,中間只有十五分鐘茶歇,沒有足够的信息量,實在難以想像如何吸引近九百名聽眾安坐在兩個會議廳。遺憾的是,如此精彩、貼地、富前瞻性和建設性的對話和研討活動,特區政府只有政務司司長張建宗出席青年AI峰會下半場,以及論壇上半場,其他官員均未見蹤影,白白浪費一個掌握時代脈搏、了解年輕人的大好機會。不過還有機會,李家傑在當晚百仁基金理事會就職典禮上宣布多項大計,包括擬招聘大學生專門教小朋友寫程式,從小培養對AI科技的興趣,目標是令5000名小朋友受惠。基金還計劃每年舉辦兩次AI為主題的論壇,廣邀世界各地AI專家高手來港互相交流華山論劍。我想起哈拉瑞(Yuval Noah Harari)書上一句話:「改變是唯一不變的事」,民間團體慈善機構積極行動,屆時特區政府相關官員會到場聆聽嗎?
原文2019-02-01刊發於 大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