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槍打出頭鳥
作者:秋風   來源:識港網    2019-04-08 17:02

有位朋友,一升官就迷上釣魚,雙休日、節假日常常垂釣於山湖之間。百思不得其解,問他,剛入中年,上級就如此委以重任,理應奮發圖強,爭取早日進人“市領導”行列才對,為何如此逍遙,不怕被人當作玩物喪志、無上進心?朋友釋然而笑,實不相滿,少壯得志本來就引人注目,易招來嫉妒。平級同僚,資格比你老,本事比你大的大有人在,許多人除了上班,大都樂於打球釣魚,書畫麻將,寄情於休閒之間:如果你表現太過突出,成為典型或“世人皆醉我獨醒”,不招來別人的明攻暗算,也會被人家以為有“野心”,“槍打出頭鳥”呀!聽罷友人的慨歎,似乎略有所悟。其實,碰上這樣的事,並非他是頭一個。古漢武帝時,禦史大夫公孫弘,廉潔自持,生活儉樸,眠蓋布被,食不厚味,卻被同僚在皇上那兒下了蛆,說他“弘位在三公,俸祿甚多,然為布被,與小吏無差,誠飾詐,欲以釣名”,弄得文武一百官拿白眼看他。公孫弘後悔了,對妻子說:“節儉本乃美德,卻反遭人暗算,即此作罷。”隨後便不當這“清水官”了,與百一官“爭於奢侈”同流合污,這樣反倒相安無事。古往今來,人鄉隨俗、入港隨灣的“醬缸”功效還是不能忽視的。

中國自古是一個講中庸之道、謙恭禮讓的國度,又是一個平均主義的汪洋大海。古老的文化傳統阻止著個人的出類拔萃。倘若出人頭地而又鋒芒畢露,不但不能容於眾人,更會成為眾矢之的。嫉賢妒才,幾乎是人的本性,願意別人比自己強的人並不多。所以,凡有才能而不懂掩蓋才華的人,往往會遭受到更多的磨難和不幸。三國時,楊修聰明過人。處處表現其聰慧,多次猜透曹操心思最終成了曹操的刀下鬼。曹植才華橫溢,文名滿天下,但鋒芒盡露,結果招致禍殃。明代海瑞,以正直廉潔而著名,但他仗一身正氣,憤惡疾俗,誰都不放在眼裏,結果一生被人排擠,最終還被罷了官:歷史上像這樣的悲劇多乎其多。如果這些人能收斂一下鋒芒,不但可保護自己,更能為黎民社稠多做點事。精通文韜武略的曾國藩,就深知功名之靠不住和害處,反復囑咐兒子曾紀澤,凡事不可張揚,要謹慎行事,甚至連大門外也不可掛相府、侯府這樣炫耀匾額,以免招人耳目。畢竟“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出頭的橡子先爛”。古往今來,許多事業有所建樹的人大都不願意太出名,一旦成為典型,儘管風光榮耀,人際關係卻十分淒涼。工作上碰到麻煩,精神上受到壓力,往往得不償失。

有個笑話,說某領導很會懲治那些不聽話的人,誰不聽話,就給誰評上一個“模範”的稱號,讓他去先進,讓廣大人民群眾都去管治他。笑話當然不必信以為真,但現實存在的“槍打出頭鳥”的現象卻是千真萬確、實實在在的。如果你一旦出了名成為典型,往往就會被宣傳成十全十美、不食人間煙火,就會陷人無盡的煩惱。無論領導還是群眾,都有權去嚴格要求和支配你,廁所髒了該你去掃,水瓶空了該你去灌,販災捐款要走在前面,單位分水果要領在最後,有槍眼該你去堵,誰叫你是典型?典型就不能有缺點,不能有欲望,只能當人們的孫子,你一出名有了知名度,領導對你就會有戒心,同事和朋友也會以異樣的眼光注視你的行動,挑剔你的毛病:你沒毛病,流言蜚語,“成名內幕”甚至“桃色新聞”就會接踵而來。“出頭鳥”受到的不僅僅是人際關係的孤獨,還有尷尬和屈辱:如果你是已婚的,必定要讓配偶和孩子遭受奚落,也要遭受配偶和孩子的埋怨。未婚的就要有長期“抗戰”的準備,誰願意跟一個時時受到“關注”的人過日子?

難怪有人說,要搞垮一個人最好的辦法不是去挑釁、去討伐他,而是大肆去宣傳去表揚去吹捧他,捧得越高,將摔得越慘,即使他自己不摔下來,別人也會千方百計地把他弄下來。可見“出頭鳥”難當。所以,為了保護自己,再有才華再有成就,唯一的辦法只好改變自己,縮回“鳥頭”,小心翼翼,匯入大流與大家醃成一缸打成一片,使槍打不到你,這樣才會有安樂飯吃,安穩覺睡。民諺雲:“人怕出名豬怕壯”,道理就在這裏。豬太肥就會被宰,人太出名就會挨整。不論是初涉世事,還是身居高位;不論是做大事,還是一般人際關係,鋒芒千萬不能太露,不要把自己看成太重要、太了不起。“花要半開、酒要半醉”,越是出名就越要謙虛謹慎,要“夾著尾巴”做人,讓人家的心理得到“平衡”,這樣,才會活得更穩妥、更成功。

不過,話說回來,“槍打出頭鳥”除了一些人嫉賢妒才和害怕“彼之強己之弱”的狹隘心理作怪外,跟“出頭鳥”形象的虛假有很大的關係。人一出名成了典型,就常常會被吹得神乎其神、完美無缺的“高大全”,而讓人覺得水分多多不可近不可信。辛棄疾感歎:“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近幾十年來,出了許許多多威赫赫的典型,有多少經得起時代風雨的吹打,至今還能穩穩地立在那裏?因而,人們不願當“出頭鳥”,不相信“出頭鳥”,也就是情理中的事了。

1995年5月

责任编辑:wuz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