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兼談書法家的文化修養
在歷史學界,尤其是研究太平天國史的人中,提起邢鳳麟教授,甚少有不認識的。他是一位造詣很高的歷史學家,也是一位詩一詞書畫高手。多年來,他甘於淡泊、不求名利、平凡樸實得走在大街上融入人群中讓你毫不覺眼,正是這位外貌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先後擔任了廣西社會科學院副院長和深圳博物館館長,出版發表過多部著作及近200篇件文論,多次應邀參加國際學術會議。已故史學泰斗羅爾綱教授著寫的150萬字《太平天國史》,就專請這位“史界後生”作序。他主持編寫了《深圳城市史》較為全面、客觀地記述了深圳的發展歷史。他還兼任深圳海外詩書畫藝術聯誼會會長、香港當代中國藝術家聯誼會名譽會長等社會職務,曾多次主持舉辦海內外名書畫展和組織海內書畫家為社會福利事業義捐書畫。他對書畫深有研究,有著自己獨特的藝術觀點和理論,十多年來,有不少深圳的政界領導和商界名流,拜他為師,跟他習字,成果顯著,有的還由此而步入書壇,成為群眾熟悉的“書法家”。他揮起毫潑起墨來你一定不敢相信,這一幅幅氣勢恢宏、瀟灑飄逸的書法作品,竟出自這位為人隨和,言行平緩,不文不火,不修邊幅的人之手。
邢鳳麟1937年生於歷史文化名城潮州,自幼承家學,隨父兄習字,以包世臣執筆懸腕之法,由唐楷人魏碑,然後轉學二王米蘇,旁及歷代書家,早年常以清水為墨、牆壁當紙,握筆習字,練就一筆腕力,其書法體涉古今,蒼勁秀逸,作品在《書法》《人民日報》等海內外數十家報刊雜志上發表,並為國內一些大學、博物館、紀念館收藏或刻於碑林。其生平藝事錄人《中國現代書法界人名辭典》、《當代中國書畫家辭典》、《中國當代藝術界名人錄》《中國社會科學家大辭典》和香港《現代國際潮人名人錄》等多種辭書。
康有為說“神而明之,存乎其人矣!”人要有點內涵,由人操筆的書法才有其神采。邢鳳麟受傳統文化浸淫甚深,作為歷史學家其書藝比一般純粹的書法家,在運用古文化的廣度和深度上,有著深刻的不同,其書法能嫻熟各體、取精用宏,不拘一格。洋溢著豐盈的文化和精神內涵。他以行草見長,揮毫疾書時,沉著痛快、淋漓酣暢,具有意在筆先,意隨心到,筆隨勢生,下筆有神,揮灑自如,隨勢應複,順理成章,一氣呵成的境地與造詣,其書法墨韻空靈深遠,用筆概括灑脫,如秋水為神、耐人尋味。香港國畫大師趙少昂稱其書法“筆飛墨舞、世聽驚佩”國內外報刊專文評述其書法的贊其書“氣清骨秀、天然舒卷”、“清標拔俗,氣壯神逸”。
他的書作《養天地正氣、法古今賢人》,在瀟灑自如的用筆裏滲透著一種高度把握的自信、自在,顯示出遊刃有餘的悠閑、優雅。同時,由筆法、結構、章法的重整篇幅的局勢,形成了一個靈動完整而內涵豐盈的系統,展示了邢鳳麟教授恬淡超然而不乏盡善意美願望的境界。《得山水清氣、極天地大觀》,蒼勁樸野,疏秀率真、橫逸古淡,奔放流暢,錯落有致,見情見性,渾然天成,呈現出率意灑脫的情趣和古雅脫俗的書卷氣。
邢鳳麟是一個學識淵博,成果豐碩的學者,但作為1981年中國書法家協會成立時就加入書協的他,其書法功高藝深,又是一個地道的書法家。因而準確地說,他是一位學者書法家。
“書法家”原本是一個高雅而崇高的稱譽,然而在今天,要做一個書法家似乎實在太容易,報刊上登幾幅作品,爭取一個省市或縣的書協會員,便可以“書法家”自居了。如果是在政界身居要職,只要能以毛筆寫字,無論其水準高低,就會有人捧為“書法家”就可以到處題詞留字。現在的“書法家”多如牛毛,因為文化水準高低無所謂,不善詩詞不懂文史也不打緊,只要有錢,辦個展覽、出一兩本集子,再花點錢讓人吹捧一通,就會有名氣,就可以成家。所以,今天的書壇魚龍混雜,不少“書法家”充其量只能算是一個愛好者,揮筆寫錯字、別字、亂造字,充風雅作詩詞又不懂古詩詞格律,缺乏文史知識,出現了宋詩唐人作等張冠李戴的笑話。暴露了許多“書法家”不學無術的淺薄和浮躁。這樣的“書法家”只能貶低書法家的價值,糟蹋書法藝術,讓人誤解為“會寫毛筆字的人”就是書法家。
邢教授認為,書法藝術凝聚了書者全部才華和功力,是人格力量在筆墨上的直接表現:他提出,書法家,必須不斷提高自己的文化和藝術修養,重視字外功夫,書為心畫,貴在有意無意之間,出神人化。作為一名博古通今的學者,其書法神韻、書卷氣和時代精神兼備,形成格調高雅、氣質寬博,筆力深厚、瀟灑奔放而端嚴中寓險勢、清標中見遒勁且富於節奏動感的風格:其翰墨流傳,總有一種獨具的姿態與風神,使人一見即知為其所書。
近世碩學鴻儒,同時兼為書法大家者不少,如沈寐史、康有為、章太炎等,他們的治學態度都有一種縱貫古今,別開生面的廣博精神,將要融化到藝術探討上,道、藝相互滲透,兩者取途同歸一致,所以能夠卓然成家,各具風範:邢鳳麟正如其是也。
當然,濟濟書界,芸芸眾生,要求為書者都能像邢鳳麟那樣滿腹文史經綸,那是不可能的。但書法藝術博大精深,凝聚著古代儒、道釋哲學的精華,是集詩詞文賦,筆情墨趣為一體的綜合藝術。書法家只有不斷學習和研究傳統文化,提高自身素質,才能領悟書法真諦,才能揮毫進入虛無之境,寫出富有神韻的大雅之作。至少能夠杜絕庸流,減少一些惡紮亂墨—就文化垃圾的出現。
所以,書法家學者化,是很有必要也是值得倡導的。
1997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