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港網訊】當各地美味“搶鮮”進入粵港澳大灣區的“菜籃子”;當大宗物資經由深穗喀抵達中亞,公鐵“跨運輸”較之海路縮短近一周時間……貨源銜接快速、輻射腹地拓深,折射多式聯運之高效。其透過貨車、輪船、飛機、火車等多重方式,融通我國物流鍊和供應鏈的“大動脈”,卻更經濟、集約且環保。
今年上半年,各沿海港口以海鐵聯運為港口升級發展的重點。為將綜合運輸“勢能”持續轉化為“動能”,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近日印發《廣東省推進多式聯運發展優化調整運輸結構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在提升基礎設施能級、加快多式聯運發展、深化調整運輸結構、提升裝備設施水平、優化市場營商環境等方面提出規劃。
全省各港口重要港區實現通二級及以上公路
具體而言,廣東推進多式聯運發展的目標為,力爭到2025年,基本形成大宗貨物及集裝箱中長距離運輸以鐵路和水路為主的發展格局。量化來看,即鐵路貨運量、水路貨運量、集裝箱鐵水聯運量分別增長達到1.2億噸、12.5億噸、100萬TEU,珠三角地區沿海主要港口利用疏港鐵路、水路、封閉式皮帶廊道、新能源汽車運輸大宗貨物的比例達到80%。
根據《實施方案》,廣東將推動構建“三橫、四縱、兩聯”的省域綜合立體交通網主骨架,推動建設深圳、汕頭、湛江、茂名等地港口主要港區的疏港鐵路、鐵路專用線,不僅使全省各港口重要港區實現通二級及以上公路,也支持廣州港、深圳港、珠海港、汕頭港、湛江港等主要港口完善多式聯運、便捷通關的配套基礎設施及服務功能。
除在綜合運輸通道沿線布局建設內陸無水港,廣東亦將推動港口在新建或改擴建集裝箱、大宗幹散貨作業區時同步建設進港鐵路並直達碼頭堆場,推動珠三角、粵東、粵西三個港口集群協同發展,拓展幹線港國際航線和物流服務網絡,且大宗貨物年運量150萬噸以上的大型工礦企業、新建物流園區及糧食儲備庫原則上接入鐵路專用線或管道。
對於廣深二市的“責任擔當”,《實施方案》明確,推動廣州、深圳機場航空貨運樞紐轉運設施建設,配套完善貨物轉運、保稅監管、郵政快遞、冷鏈物流等綜合服務功能,支持將廣州—深圳打造為全球性國際郵政快遞樞紐集群。同時,推動佛山、東莞、珠海、揭陽等地建設全國性郵政快遞樞紐,支持郵政快遞樞紐與國家物流樞紐、綜合貨運樞紐共建共用。
推進“船邊直提”“抵港直裝”和“綠色貨運配送示範城市”建設
記者留意到,在多式聯運組織模式上,廣東探索建立以45英尺內陸標準箱為載體的內貿多式聯運體系,鼓勵沿海主要港口、鐵路運輸企業加大35噸敞頂箱使用力度。 35噸敞頂箱是一種新型、便捷、低碳的集裝化現代運載工具,可裝運散堆裝貨物和成件包裝貨物,以減少二次裝卸、降本縮時增效,故成為推廣多式聯運的關鍵一環。
《實施方案》支持有條件的港口探索推進“船邊直提”和“抵港直裝”模式,支持有條件的地市創新“外集內配”等生產生活物資公鐵聯運模式,支持有條件的港口和鐵路物流基地開展冷鏈、危化品、國內郵件快件等專業化多式聯運。其也鼓勵高鐵客運樞紐及線路開展適貨改造,發展鐵路快運和公鐵聯運;鼓勵鐵路運輸企業佈設完善“無軌鐵路港場”網,推動內河“班列+班輪”鐵公水聯運發展。
值得關注的是,廣東鼓勵各地協調發展國際班列,提升國際班列開行總體規模。海關總署廣東分署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今年海關綜合運用RCEP等政策全力支持“廣貨廣出”通過國際貨運班列走向全球,1至7月,廣東共開行中歐、中亞、東南亞等方向國際貨運班列472列,同比增加117.5%。
廣東還將推動廣州、深圳、佛山、珠海等市深入推進“綠色貨運配送示範城市”建設,探索劃設綠色貨運配送示範區。並且,積極推動新能源和清潔能源貨運車船及新型載運工具應用,依托城市綠色貨運配送試點等工作加大新能源貨車應用規模,落實50艘LNG單燃料動力船舶新建、300艘LNG動力船舶改建任務,鼓勵加快鐵路運輸機車、設備電氣化改造。
引導開展粵港澳大灣區貨運“一單制”應用試點
多式聯運的“通關密碼”,在於暢達不同運輸方式之間的物流信息共享、貨物檢查程序、費率執行標準。對此,《實施方案》重點指出,引導開展粵港澳大灣區貨運“一單制”應用試點,支持有關行業協會和綜合性物流企業構建多式聯運信息共享機制,應用集裝箱多式聯運運單,推動各類單證電子化,探索建立完善貨物裝載交接、安全管理、支付結算等規則體系。
廣東引導鐵路、港口、船公司、民航等企業信息系統對接和數據共享,鼓勵有條件的企業依托粵商通、中國(廣東)國際貿易“單一窗口”等建設多式聯運運營平台,加強主要物流通道貨源組織和運輸資源整合,實現“一單到底、一票結算、一次委託、一口報價”。廣東還推進落實減並港口收費政策,如深圳港國際航線船舶引航(移泊)費基準費率下調15%。
為促進粵港澳大灣區鐵水聯運、江海聯運發展,《實施方案》要求,支持粵港澳大灣區相關企業依託港口、疏港鐵路和珠三角高等級航道開展鐵水、江海聯運試點,構建供港澳民生物資綠色通道和聯運專線,打造精品聯運示範線路,推進完善泛珠三角地區無水港佈局。此前,廣東省內海關優化“陸轉水”出口監管模式,便有效助港戰疫保供。
廣東港口海鐵聯運迅速發展。今年上半年,廣州港累計完成海鐵聯運量11.5萬標箱,同比增長49.5%;深圳鹽田港區累計完成海鐵聯運量11.25萬標箱,同比增長52.3%。記者從海關總署廣東分署獲悉,1至7月,超19.2萬標箱集裝箱貨物通過“一港通”“組合港”模式運輸,廣東省內海關在符合條件的港口深入推進進口貨物“船邊直提”和出口貨物“抵港直裝”試點,目前已推廣至廣東47個港口碼頭。
廣東支持新培育2至3個國家多式聯運示範工程
隨着深圳港等探索研究建設集裝箱近距離內陸港體系,廣東不斷拓展珠三角港口群面向內陸的鐵路集疏運網絡,也鼓勵相關航運、鐵路、港口等企業加強合作,統籌佈局集裝箱還箱點。未來,廣州、深圳、珠海等地將加快建設江海聯運樞紐及碼頭設施,充分利用珠江—西江黃金水道等內河航道發展駁船運輸,強化珠三角港口群在珠江流域的龍頭效應。
《實施方案》顯示,支持建設廣州港南沙港區四期、深圳媽灣智慧港區、西江乾線數字航道,支持廣州大田、廣州東部公鐵聯運樞紐、深圳平湖南等鐵路物流基地率先試點建設智慧物流示範基地,鼓勵引導具備較好條件的港口、綜合性物流企業等申報國家多式聯運示範工程,新培育2至3個國家多式聯運示範工程。
當前,深圳平湖南國家物流樞紐致力於打造全球首例“傳統鐵路貨站上蓋智慧物流園”,成為全國乃至亞洲單體規模最大的“公鐵”多式聯運中心;深圳鹽田港亞太—泛珠三角—歐洲國際集裝箱多式聯運示範工程獲選“國家多式聯運示範工程”,以2021年1416萬標箱的集裝箱吞吐量,成為粵港澳大灣區經貿發展的“壓艙石”;深圳海關也在全國范圍內首創“灣區海鐵通”模式,以“海鐵聯運”疏港替代傳統公路運輸,持續推進粵港澳大灣區物流通關便利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