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港網訊】繼惠譽日前亦給予香港「穩定」評級展望後,穆迪及標準普爾昨日雙雙發布報告,其中穆迪將香港信用評級展望從「負面」調整為「穩定」,並確認其長期發行人評級為「Aa3」;標普亦確認香港信用評級為「AA+」,展望維持「穩定」。至此三大評級機構均給予香港「穩定」展望,反映香港財政穩健,加上與內地深化融合,將為其長期發展注入動力,儘管面臨全球經濟挑戰,香港仍展現出顯著競爭優勢。
穆迪指出,「穩定」的評級展望,反映該行認為本港信用狀況在全球貿易緊張局勢和貿易增長放緩的大背景下具有韌性,並反映該行對本港政策、經濟和財務實力的評估,在內地的評級面臨下行壓力下,香港的信用可靠性仍將保持穩健,超出該行之前評估。
穆迪又指,香港Aa3評級的確認納入該行評估本港有顯著的信用優勢,包括高收入和具競爭力的經濟、充足的財政和外部緩衝,以及有效的貨幣和財政政策的良好紀錄。以上優勢繼續為其抵禦衝擊和長期趨勢提供韌性,包括人口老化、中國內地經濟增長放緩以及全球持續的地緣政治不確定性。
財策紀錄良好 赤字續改善
財政方面,穆迪指雖然預計特區政府財政緩衝將會減少,但財政儲備本身基礎非常強大。該行預計特區政府中期內或繼續出現財政赤字,不過赤字幅度會較近期收窄。該行預計,本港財政赤字今年佔GDP比率為4.4%,較2022年約6.6%的高位收窄,至2030年降至約0.6%。去年財政儲備達GDP的20.4%,可繼續提供重要的財務資源,以應對長期結構性問題。
標普表示,儘管受疫情及全球資產價格波動影響,香港過去三年財政赤字維持高位,但認為特區政府應對挑戰的能力依然突出。目前財政儲備雖較峰值下降,仍相當於逾12個月的政府開支,提供充足緩衝空間。該行預測,2025年香港財年赤字率將從2024年的5.9%收窄至4.8%,並在未來兩年持續改善。
對美出口佔6% 關稅直接影響有限
面對美國關稅政策調整與全球供應鏈重組,標普指,香港出口短期承壓,但強調香港經濟基本面穩固。2025年首季GDP同比增長3.1%,主要受惠於投資回暖與東南亞市場拓展。該行預測香港實際GDP增長率將從2024年的2.5%放緩至2025年的1.6%和2026年的1.8%。美國關稅對香港的直接影響可能有限,因為對美國的出口僅佔2024年總出口的6%左右。此外,香港憑藉專業服務、物流管理及法律仲裁等高端服務業優勢,持續吸引跨國企業設立區域總部。截至2025年4月,駐港跨國公司地區總部數量較2019年增加11%,顯示國際資本對香港的長期信心。
標普及穆迪報告重點
標普
•財政儲備雖較峰值下降,仍相當於逾12個月的政府開支,提供充足緩衝空間
•預測2025年香港財年赤字率將從2024年的5.9%收窄至4.8%,並在未來兩年持續改善
•美國關稅對香港的直接影響可能有限
穆迪
•香港信用狀況在全球貿易緊張局勢和貿易增長放緩情景下具韌性
•香港有顯著的信用優勢,包括高收入和具競爭力的經濟、充足的財政和外部緩衝
•預計本港財政赤字今年佔GDP比率為4.4%,較2022年約6.6%的高位收窄,至2030年降至約0.6%
香港經濟韌性十足
金融體系穩健
•銀行資本充足率21.8%(國際標準:8%)
•銀行平均流動性覆蓋率178.4%(國際標準:100%)
•銀行存款近18萬億港元,增長11%(截至3月底止)
•外匯儲備有超過4000億美元
資本市場活力
•港股今年累升超過15%,總市值超越41萬億港元
•日均成交超2500億港元,上升144%
•IPO逾760億港元,增加超過7倍
特區政府財政穩健
•財政儲備約6540億港元,債務佔GDP約9.5%。未來5年儲備維持約5000億港元
•經營賬目:今財年將大致平衡,下年度起恢復盈餘
•非經營賬目:赤字將於下年度開始逐步下降
•綜合賬目:2028至29年度恢復盈餘
學者:評價中肯正面 增強市場信心
三大評級機構分別確認香港的信用評級,並一致給予香港「穩定」的評級展望。經濟學者均認為,信用評級反映香港還款能力,是次三大評級機構均給予香港投資級別評級,其中穆迪將香港展望由「負面」調整為「穩定」,反映看好香港前景穩定,加強市場及投資者信心。
過去評級機構對香港經濟前景感疑慮,主要是擔心中國經濟。中文大學劉佐德全球經濟及金融研究所常務所長莊太量表示,內地與香港經濟密不可分,是次反映評級機構對中國經濟韌性有信心,對香港財政狀況亦有中肯的看法。他續稱,香港股票市場近期興旺,印花稅收入上升,財政赤字可望收窄。而三大評級機構對香港的肯定,亦有助香港降低發債成本。
港股興旺 有助紓緩財赤
香港浸會大學商學院會計、經濟及金融學系副教授麥萃才表示,「穩定」的評級展望反映香港的還款能力穩定,反映社會及投資者信心明顯好轉。市場早前擔心香港財赤問題,但他指,特區政府已表明削減開支,亦即財赤「封頂」,另一方面,今年以來港股市場興旺,新股市場火熱,今年首四個月港股每日成交金額超過2500億元,較去年同期上升144%,印花稅收入可望大增。
麥萃才續稱,近期資金流入香港,令銀行同業拆息急跌,減輕供樓負擔,有利樓市。他表示,不知這些短期資金會否長期留港,但若美國下半年減息,息口下跌之下,希望能帶動賣地收入,屆時香港財赤問題可望進一步紓緩。
特區政府:港具備穩定前行的韌性
最近三家評級機構惠譽、標普及穆迪分別確認香港的評級,並一致給予香港「穩定」的評級展望,特區政府發言人表示,反映香港在全球經濟和金融不確定性增加之際,具備穩定前行的韌性。發言人稱,標普及穆迪均對香港的信用基本面作出相當正面的評價,包括龐大的財政緩衝和外匯儲備、強健的對外資產負債表,以及較高人均收入水平等。
發言人表示,最近的數據充分顯示,香港的金融體系保持穩健,銀行存款持續增長、資本市場表現活躍、新股市場暢旺,這些都反映環球投資者對香港的信心。以新股集資為例,今年以來,本港新股集資額超過760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超過七倍,並已達到去年全年新股集資總額接近九成。
根據特區政府的中期財政預測,就經營賬目而言,在今個財政年度已經大致平衡,並從下一財政年度(2026至27年度)起恢復盈餘,非經營賬目的赤字水平亦將由2026至27年度開始逐步下降。總體而言,在計及發行債券淨所得後,政府綜合賬目將會在2028至29年度恢復盈餘。而未來5年財政儲備將維持在約5000多億元的水平。
內地是港經濟強大後盾
在經濟方面,發言人指,香港經濟在今年首季穩健增長,儘管關稅戰持續影響全球經濟,但隨着國際貿易摩擦近期稍為緩和,外圍環境的不利因素和不確定性會略為減輕。內地持續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經濟穩中有進,亦有充足的政策空間和政策工具應對和化解各種風險挑戰;加上在科技創新、綠色轉型和數字經濟等方面不斷有所突破,並加速發展,是香港經濟發展的強大後盾。展望未來,發言人表示,特區政府有信心在應對外部挑戰的同時,把握新形勢下的發展機遇。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於社交平台發文表示,本港金融市場持續蓬勃發展、招商引資成果顯著,反映國際資金對香港的信心和正面預期。特區政府高效靈活的政策措施,加上港人的識變求變,讓我們在挑戰中抓緊新的機遇,推動更好發展。國家經濟穩步發展,是世界增長的重要動力源之一,也為香港提供更大的發展機遇和動能,讓香港社會和經濟攀上更高台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