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港網訊】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主任、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夏寶龍早前與澳門工商界人士座談時表示,港澳工商界和企業家在港澳經濟波瀾壯闊的進程中,書寫了一個個商業傳奇,始終緊隨中國經濟發展洪流奔湧向前。第十屆全國僑聯副主席、中國港澳台僑和平發展總會會長盧文端領導的榮利集團,伴隨着國家改革開放的春風,從一家錄影帶廠發展成為包括製造業、國際貿易、房地產、金融、酒店服務等業務在內的綜合性集團公司。盧文端兒子、全國政協委員、榮利集團董事總經理、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會長盧金榮日前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父親常說:「企業家不僅要有商業頭腦,更要有家國情懷。」這句話深深烙印於他心中,成為他事業與人生路上的座右銘。
父親家國情懷理念烙印心中
盧文端白手起家,憑藉堅毅與智慧,帶領家族企業歷經風雨,屢創高峰。回望個人成長與家族企業的發展歷程,盧金榮由衷感恩父親的言傳身教,「父親始終堅信,企業的成功離不開國家的穩定與發展,因此從不忘回饋社會。」盧金榮說,父親曾長期擔任全國政協委員,積極建言獻策,尤其在2019年香港社會動盪期間,父親堅定支持香港國安法,公開呼籲「沒有國家安全,香港繁榮就是空談」,展現出企業家的責任擔當與堅定立場。
盧金榮引述父親常說的:「企業的價值不在於賺多少錢,而在於為社會創造多少價值。」在工商界,盧文端曾任廠商會副會長,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後推動工展會復辦,為振興經濟、重振工業作出重要貢獻。他亦高度重視青年培育,積極支持愛國教育,鼓勵年輕人北上發展,把握大灣區機遇。2008年汶川地震發生後,他更親赴災區參與重建。
深受父親影響,盧金榮於2006年加入廠商會會董會,積極參與附屬機構的工作,2024年出任廠商會會長,他深感責任重大。
他表示,為推動新型工業化與創新生態建設,廠商會近年積極促進「產、學、研、投」融合,包括設立科技商品化中心及本港首個專為中小企而設的「中試轉化中心」,協助企業實現智能化與綠色轉型。「我們深信,唯有掌握核心技術,香港企業方能在激烈國際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夏寶龍指出,「實踐證明,企業與國家就是一個命運共同體。」盧金榮深表認同,「歷史已證明,國強則業盛。從改革開放初期港商率先投資內地、2003年CEPA與個人遊助香港走出沙士陰霾,到2008年金融危機期間國家為港企提供堅強後盾,以及新冠疫情後中央推出一系列惠港政策,無不印證這一點。面對地緣政治風險與全球供應鏈重構的挑戰,香港工商界更應堅定與國家同頻共振,在變局中開創新局。」
須堅守「在商言政、在商言國」信念
展望未來,盧金榮表示,香港工商界必須堅守「在商言政、在商言國」的信念,勇於對任何危害國家安全的行為發聲、堅決反對。同時,大家要以創新破解「卡脖子」困局,推動本地產業升級轉型,籌建產業升級基金,重點支持高端製造與關鍵材料發展,協助企業應對全球供應鏈挑戰。
「國家是我們最堅強的後盾,也是最大的發展平台。」盧金榮堅信,只要大家堅定與祖國同心同向,香港工商界定能在世界經濟風雲中行穩致遠,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更大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