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頭部網紅甲亢哥(IShowSpeed)於8日晚宣佈結束中國行程後,中文互聯網最多人討論的話題就是:究竟哪座城市才是甲亢哥此行的MVP?
要討論TOP3,重慶、成都有活力四射的城市風情和花樣百出的網紅“整活”,鄭州文旅有促成甲亢哥少林寺拜師學藝的“流量意識”,深圳有體驗飛行汽車、仰望U8、無人機“loong”、華為三折疊等一連串名場面,北京好歹也有“高速直播零卡頓甲亢哥高呼要移民”爆梗。
香港卻不在其列。
甚至,在“哪個城市效果最差”的討論中,香港還是跟長沙打得不可開交的奪冠大熱門。雖然在數據上來看,香港的外網播放量是最高的,也有cp感拉滿的“紹興甜妹”劇情,但是整段行程幾乎毫無“港味”可言,對香港城市形象的加持也約等於0。如果說各大城市都在世界範圍內刷出了新的存在感,那麼香港看上去還是那個舊香港,在各大城市的對比下,無趣且蒼白。不僅如此,連以往引以為傲的“現代感”“科技感”也敗給了一河之隔的深圳。
一向反應快、高效率的港府也意識到了問題,火速發聲。先是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羅淑佩表示,旅發局、商家和政府都要思考如何用好KOL,向世界宣傳好香港。再是特首李家超表示,十分關注及重視Speed赴港直播,香港特區政府會為Speed及其他到香港直播的網紅提供支援,並抓住任何機會做好宣傳。言辭之間,難掩未抓住宣傳機遇的失落。
客觀來說,甲亢哥雖然是頭部網紅,但形象一直頗有爭議,其癲狂過火的直播風格相信也或許讓港府感到“如臨大敵”,產生了“只要不出事就好”的回避心理,但在其自帶的話題度面前,如有心宣傳,仍有轉危為機的空間。君不見,一個“抽象”博主,一樣在各地政府及民眾的“整活”下,表現出滿滿正能量,展現出了“真實的中國”。港府沒能接住這波潑天的流量,實是思維方式仍存在短板,缺乏靈活的“網感”思維。
實際上,“網感”這個東西,香港輸給內地太久了。從流行文化到網路文化,造星、造梗、創新的,近幾年來一直是內地,越來越多的香港、臺灣網友湧入小紅書,就正是被簡中互聯網的熱氣騰騰所吸引。比起中國網友體量較少的牆外互聯網,小紅書、抖音的內容更新鮮,也更合“中國胃”。“整活”文化也在巨大體量網友的互動下發酵得越來越有趣,越來越抓眼球。各地政府、文旅集團也在跟網友的長期battle中生長出了敏銳的“網感”神經,既守得住底線,又炒得起熱度。可以說中國網友遇上甲亢哥,釋放出的國際流量熱度,那是積壓已久的火山噴發。
對比之下,就不難以想通港府為何此次如此後知後覺。一言以蔽之,“欠練”。想要在未來持續擦亮香港的國際化都市金字招牌,香港還要在文化上更深度地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在深港融合、大灣區一體化發展的進程中,生長出真正的文化自信。
本網評論員 山貓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