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裏認識香港
2025年04月19日    AM  02:01 



【識港話事】股市不振,冷靜方見曙光
作者:馬可基德曼   來源:識港網    2025-04-10 15:36

在 2025 年 4 月 7 日,A 股市場宛如遭遇一場突如其來的風暴,出現了令人咋舌的大幅度跳水。上證指數低開 4.46%,深證成指低開 5.96%,創業板指低開 6.77% ,這般低開幅度堪稱近一年來之最。個股方面更是哀鴻遍野,全市場 5316 只股票低開,135 只個股開盤跌停,僅 70 只股票逆勢高開,市場恐慌情緒如熊熊烈火般迅速蔓延。

從外部因素來看,週邊市場的衝擊無疑是此次 A 股跳水的重要誘因。近期,全球資本市場猶如波濤洶湧的大海,因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加劇以及美聯儲貨幣政策不確定性的增加而劇烈震盪。在這樣的大環境下,中國資產在海外市場也同步承受著巨大壓力。美國當地時間 2025 年 4 月 2 日,特朗普簽署兩項關於 “對等關稅” 的行政令,宣佈對貿易夥伴設立 10% 的 “最低基準關稅”,部分貿易夥伴關稅更高,這一舉措猶如一顆重磅炸彈,引發全球金融市場的連鎖反應。4 月 7 日當天,不僅 A 股大幅跳水,港股恒生指數開盤跌 9.28%,日經 225 指數盤中一度跌近 3000 點,跌幅接近 9%,歐洲主要股指開盤也全線下跌,全球股市仿佛陷入了一片泥沼。

從內部因素而言,獲利盤回吐與技術性調整是 A 股自身面臨的問題。自 2024 年四季度起,A 股經歷了一輪頗為速的反彈,滬指累計漲幅超 20%。在短期內積累了如此豐厚的獲利盤,就如同在大壩後積蓄了大量的水,一旦遇到諸如風險事件等 “決堤口”,獲利盤便會集中拋售,導致指數大幅回調。此外,題材板塊的集體回調也對市場造成了沉重打擊。科技與新能源板塊,如消費電子、光伏、機器人、鋰電池等前期熱點題材大幅下跌,部分個股跌幅超 10%;AI 應用、算力等概念股由於估值泡沫破裂遭到拋售,進一步拖累了市場情緒。與之相反,農業、生物科技等防禦性板塊則逆勢走強,顯示出資金在市場動盪時轉向保守策略。

然而,面對這樣的大幅跳水,股民們切不可過度恐慌,而應從長遠和理性的角度來看待。從政策層面來看,政府對於穩定資本市場有著堅定的決心和充足的手段。在 4 月 7 日 A 股跳水後,4 月 8 日,國務院國資委表示全力支持推動中央企業及其控股上市公司主動作為,不斷加大增持回購力度,切實維護全體股東權益,持續鞏固市場對上市公司的信心。中央匯金也首次提出類 “平准基金” 定位,積極維護資本市場平穩運行。這些政策信號無疑給市場注入了一劑強心針,表明了政府對於穩定股市的態度和決心。

從 A 股市場的長期價值來看,當前 A 股估值處於歷史低位,這意味著從長期投資的角度而言,此時的股票具有較高的性價比。儘管短期受到各種因素的擾動,市場可能會延續震盪,但政策端穩增長措施,如財政刺激、產業升級支持等,將逐步顯效。隨著中國經濟結構的不斷優化,新的經濟增長點也在不斷湧現,如科技創新領域,中國在 5G、AI、新能源等方面已經取得了顯著進展,這些新興產業未來有望為 A 股市場帶來源源不斷的活力和上升動力。

歷史經驗也告訴我們,股市的大幅波動往往是風險與機遇並存。在市場恐慌情緒彌漫、股價大幅下跌之時,也正是價值投資者尋找優質資產的好時機。回顧過去的多次股災,在市場經歷暴跌後,往往會迎來反彈甚至新一輪的牛市。例如 2008 年金融危機時,全球股市暴跌,但隨後幾年,許多股票價格不僅收復失地,還創下了歷史新高。所以,對於那些具有長遠眼光、堅持價值投資的股民來說,此次 A 股跳水或許並非是一場災難,而是一次佈局未來的難得機遇。

對於廣大股民而言,在面對股市的大幅波動時,保持冷靜和理性至關重要。不應被短期的市場情緒所左右,盲目跟風拋售股票。而是要深入研究自己所投資的公司,瞭解其基本面是否依然良好,行業前景是否依然廣闊。若所投資的公司具有堅實的業績支撐和良好的發展前景,那麼短期的股價下跌反而可能是加倉的機會。同時,股民也應合理分散投資,降低單一股票或板塊帶來的風險。

4 月 7 日 A 股的大幅跳水雖然來勢洶洶,但這只是市場在發展過程中的一次劇烈波動。股民們要明白,股市有漲有跌乃正常現象,短期的陣痛無法掩蓋 A 股市場長期的韌性和潛力。在政策的呵護下,在經濟持續發展的支撐下,A 股市場有望在未來走出困境,迎來新的發展階段。股民們應堅定信心,以理性和長遠的眼光看待市場,把握市場調整帶來的機遇,相信自己的投資在未來能夠獲得豐厚的回報。

本網評論員 馬可基德曼

责任编辑: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