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區政府一日起在全港14個地點推行垃圾收費「先行先試」計畫,涵蓋政府大樓、公私營住宅、商場、食肆以及院舍。在社會各界對垃圾收費存有諸多疑慮的情況下,透過「先行先試」計畫在實踐中發現問題、總結經驗,進行貼地便民的完善,可以為落實垃圾收費政策消除社會擔憂,爭取市民支持,讓政策實現初衷。「先行先試」計畫值得肯定,政府和社會各界都應認真推行,努力完善改進計畫,讓落實垃圾收費事半功倍。
借鑒國際先進經驗。三月三十日是「國際零廢物日」,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呼籲國際社會積極行動,為減廢目標做出努力。近期,美國紐約、埃及開羅等大城市均為實現減廢和提高垃圾回收率採取新措施。紐約市政府發起「垃圾革命」,要求市民使用有蓋垃圾箱,希望讓紐約街頭垃圾成堆、老鼠橫行的景象成為歷史。開羅則在齋月期間加大宣傳力度,鼓勵民眾適當減少為開齋飯準備的食材,避免浪費。
日本的垃圾分類回收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實施,不同地方的政策大同小異,皆有以下特點:一是分類非常細緻,指引清晰;二是定時定點,扔垃圾定時定點、大件垃圾需預約及付費;三是罰則嚴厲。要區分垃圾屬於哪類,首先需要對照垃圾分類圖表。地方政府會做好詳細的垃圾分類圖表,除了日語版本,還有多種語言版本。新加坡以「零垃圾國家」為目標,垃圾分類制度不複雜,主要分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兩大類。為了不給居民因垃圾分類過細增加相應負擔,新加坡的垃圾處理以「3R」(Reduce、Reuse、Recycle)原則,即「減量化、再利用、再迴圈」,注重減少垃圾產生的源頭,如減少過度包裝等,並在垃圾無害化處理和再回收利用上下功夫。
從「先行先試」計畫實施首日的情況來看,確有不少值得改善之處。有參與計畫的商戶和市民反映,政府的宣傳不足,市民僅知道法案實施日期,但具體細節一概不清楚,即使願意遵紀守法,亦不知道如何執行:商戶和市民不知道從何獲得資訊,連如何分類垃圾、怎麼扔垃圾等最基本資訊都「一頭霧水」,只能按照原來的方法扔垃圾;或者處理一些比較堅硬的垃圾時,擔心因刺破指定垃圾袋而導致違規,在包裝垃圾時額外套上一層原先使用的垃圾袋。如此境況,明顯不符垃圾收費推動環保的目標。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以上種種擔憂、疑惑,正正顯示「先行先試」計畫已開始發揮作用。不推行計畫又怎能發現問題、繼而解決問題。有院舍負責人亦認為使用指定袋後,加強了員工對源頭減廢的意識。主持政府跨部門小組督導計畫的政務司副司長卓永興日前表示,推行「先行先試」計畫是想瞭解在不同場景、不同參與者的流程和實際操作,以及參與者面對的問題及難處。試行後會全面檢視市民參與度、對計畫的認識和接受程度、垃圾量、回收量等,再作進一步部署
本網評論員 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