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羅璇:深港科研合作,助力深圳創新之路
作者:成功 秦瑤   來源:深圳晚報    2024-03-22 17:24
我是在香港成長起來的,1992年參加工作後,才開始頻繁與内地打交道。在這個過程中,我與深圳乃至内地都建立了深厚感情,我也從對深圳知之甚少,到敬佩、熱愛深圳,并全心投入到促進深港兩地交流合作的事業中。

我是在香港成長起來的,1992年參加工作後,才開始頻繁與内地打交道。在這個過程中,我與深圳乃至内地都建立了深厚感情,我也從對深圳知之甚少,到敬佩、熱愛深圳,并全心投入到促進深港兩地交流合作的事業中。

我在高校工作的30多年,剛好也是深港關系不斷融合發展的30多年。我見證了兩地從交通的“硬聯通”,到民生的“軟聯通”,再到民心的“心聯通”。我相信,深港兩地交流合作發展的主基調不會變,未來兩地還将在教育、科創、産業等領域展開更多更深入的合作,共同推動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

口述時間

2024年1月30日

口述地點

深圳市政協文史館

本期采寫 深圳晚報記者 成功 秦瑤

羅璇

深圳市政協港區委員,香港理工大學協理副校長,香港科技協進會副會長。擁有超過30年的香港高等院校工作經驗,曾擔任多個高級行政職位,見證了深港兩地不斷融合發展的曆史。從1992年開始,她在香港理工大學任職,其間協助大學在内地開展事務,并在内地建立了6個區域基地。2019-2023年,她擔任香港城市大學協理副校長(内地事務和創業),其間主導了一個大規模的創業旗艦項目,培育了600多個初創企業。爲促進香港青年發展,加強香港與内地的教育合作、科創合作、産業合作等做出了重要貢獻。2021年擔任第七屆深圳市政協委員。

羅璇

我在香港新界元朗上小學及中學,以前對深圳知之甚少。但随着深港之間的聯系不斷增強,我對深圳的感情也越來越深。

深港融合體現在民生細節裏

我在香港上學、成長。我大學念的是香港大學的數學系。畢業後進入香港理工大學做行政工作,并取得了香港理工大學的中國商業研究碩士學位。2009年,我又獲得了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

我媽媽的祖籍在廣州。參加工作之前的我,隻知道深圳是同根同源的鄰居,其他的便知之甚少。

我印象中第一次來深圳,是在小學。當時兩地之間隻有一個通關口岸——羅湖海關。我媽媽帶我回廣州探親,拎着大包小包的東西,轉了一趟又一趟的車,走過羅湖橋,再坐火車去廣州。交通不便,設施不全,路遠人多,是深圳留在我童年記憶裏的模糊印象。

參加工作後我與深圳的接觸開始頻繁起來,有了很多深圳的同事和朋友,還練就了一口流利的普通話。

我印象深刻的是,随着2003年深港通協議的簽署,兩地居民往來越來越頻繁。深圳也發生了日新月異的變化。

最直觀的感受就是兩地之間的通關口岸逐漸增多了。以前隻有1個,現在光公路口岸就有7個,整個海陸空口岸加起來共有十多個,口岸周邊的基礎設施也一年比一年完善,兩地交通更便捷更順暢了。深港兩地融合進程的加速,融合程度的加深,由此可見一斑。

2018年,廣深港高鐵開通,往來深港僅需十幾分鍾,深港聯系更加緊密。我現在往來兩地,最喜歡坐的就是高鐵,不僅快,還有地鐵無縫銜接。童年記憶中那個很遠的地方,現在幾乎擡腿就到了。

深港生活圈也逐漸成型。以前很少有港人來深圳工作,如今,很多港人不僅來深工作,還熱衷于來深遊玩和消費。一到節假日,深圳的商場、口岸附近随處可見港人的身影。内地的餐飲品牌也開始勇闖香港市場,香港的各類品牌也進駐内地。兩地的融合發展在細微的民生細節上展現得淋漓盡緻。

上世紀90年代,一大批深圳公務員團隊來香港學習,他們勤懇、好學的學習态度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深圳公務員組團來香港學習

我參加工作是在1992年。那一年發生了一件對深圳影響很大的事情,那就是鄧小平視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并發表談話。鄧小平南方談話讓我印象非常深刻,我第一次接觸到改革開放這個概念,認識到原來深圳擔負着中國改革開放試驗田的重要角色,我開始對這個鄰居投入了更多關注。

香港理工大學剛好也在那年設立了一個新的中心——中國商業中心,主要對中國宏觀經濟和商業開展深入研究。我就是這個中心的第二位員工。我當時的工作主要分爲兩塊,一個是做中國經濟研究,一個是爲内地人做培訓。時值内地開展金融改革,全國各地均有團體來香港“取經”。其中,人數最多、來得最勤、學得最廣的,非深圳公務員團隊莫屬。深圳參培人員都學得非常認真,他們接受培訓的主題不僅限于金融領域,還包括公務員制度、市場開放體系、城市規劃等。

我從這批培訓人員身上看到了深圳市政府的前瞻性。就拿培養人才來說,他們不僅是在高校接受理論培訓,還會積極與教師和業界人士進行交流與學習,會借助理工大學與業界的良好關系,參與學校組織的各種考察參觀活動,與香港銀行、金融界的人士舉行座談會,虛心求教,并将内地的一些做法和經驗也拿出來讨論與交流,促進了雙方的了解,也加深了彼此之間的聯系。

後來,那批經過系統培訓的人,帶着香港的先進經驗,回到深圳,在各個領域發光發熱,共同爲深圳的迅速崛起注入強大動能。可以說,深圳的發展是繞過了一些前人走過的彎路,展現出巨大的後發優勢。

龍年開年,羅璇(中)攜香港理工大學團隊參加深圳創投日活動。

改革開放後,深圳實現了經濟騰飛。回過頭看,深圳當時的很多決策都非常具有前瞻性,建設虛拟大學園就是其中的典型。

深圳建虛拟大學園 吸引一批港校進駐

1997年,香港回歸祖國懷抱,深港之間經濟、文化、教育等方面的聯系更進一步。

彼時,深圳乘着改革開放的春風,經濟蒸蒸日上,對智力資源的需求也越來越大。但深圳當時的高校資源非常匮乏,爲了彙聚更多的科研創新力量,爲後續發展補充人才和技術資源,1999年深圳建立了虛拟大學園,這是中國第一個集成國内外院校資源、按照一園多校、市校共建模式建設的創新型産學研結合示範基地。虛拟大學園成立的重要目标,就是撬動了高校背後巨大的科技動能。

當我聽到“虛拟大學園”這個概念時,非常震撼。那個年代,互聯網技術雖然有所發展,但遠程教學并沒有普及,所以這是一個很超前的概念。

深圳以市政府名義“遍撒英雄帖”,并拿出滿滿誠意:隻要加入虛拟大學園,不僅提供政策優待,還提供辦公空間和一系列資金支持。優厚的條件吸引了大批高校加入,既有國外地區的,也有香港和内地的。香港理工大學、香港城市大學、香港中文大學等6所香港高校都在2000年前後陸續加入虛拟大學園,并開設辦事處。

在虛拟大學園裏,入駐的每所大學都有一間面積不足100平方米的辦公室。香港的6所大學都是從這樣的小辦公室起步,逐漸發展壯大的。

我現在都還記得,第一次進南山區虛拟大學園園區時,就看到了滿目的國旗,風一吹,旗幟在空中飄揚,宛如一支交融和諧的舞蹈,非常好看。園區裏也一派熱火朝天搞建設的景象。我們當時的辦事處離這兒有15分鍾的步行距離,我和同事每天都往這裏跑,就在機器的轟鳴聲裏,規劃着将來在哪裏建大樓,也暢想着充滿無限可能的未來。

建設虛拟大學園可以說是深圳又一次具有前瞻性、戰略性的決策。因爲那些高校來深設辦事處後,好處很快就顯現出來了——高校的人力、科研、教育資源被帶來了,一批一批的科研項目也向深圳湧來。虛拟大學園的建立還大大增進了内地與香港高校之間的聯系和互動,爲兩地高校科研資源的流通及成果轉化作出了巨大貢獻。

香港理工大學深圳研究院挂牌成立

入駐虛拟大學園後,借助深圳高等人才成本低的優勢,港校很多的大學教授喜歡來深圳做項目,帶來的科研合作項目也越來越多。

香港理工大學的科研優勢也在合作中逐漸顯現。與此同時,我們了解到,國家有自然科學方面課題的資金支持,但是經費隻能在境内支出。我們想要獲得經費支持,将自身的力量投入到國家的科研建設中去,就得在境内有一個自己的法人單位。

當時,深圳市的相關領導了解了我們的難處,向我們發出邀請:“要不要在深圳建一個研究院?”

經過綜合考量,香港理工大學的領導最終拍闆決定搞起來。其實,當時也有其他的地方政府向我們伸出了橄榄枝,但爲啥選深圳?香港理工大學當時的校長潘宗光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深圳有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加之經濟發展迅速,高新技術産業配套齊全,因此深圳是我們在内地設立研發基地的首選之地。”

雙方的合作意向達成了,接下來香港理工大學深圳研究院就正式進入籌建階段。我深度參與了整個籌建工作。

2001年,香港理工大學深圳研究院正式挂牌成立。我們是在深圳的第一所事業單位性質的香港高校。剪彩那天非常熱鬧,深圳市主要領導也出席了。媒體紛紛報道此事,又帶動了一批高校來深。

2005年,香港理工大學又加入深圳虛拟大學園國家大學科技園建設,成爲首家正式入駐深圳虛拟大學園國家大學科技園香港院校産學研基地的香港高校。2010年,12500平方米的香港理工大學深圳産學研大樓落成。我們與深圳的合作有了更多樣的形式。

從不足100平方米的辦公室到12500平方米的産學研大樓落成,僅僅用了10年時間。那10年,我們周圍不斷有新的樓宇動工建設,有新的大學入駐。我們的大樓建設起來後,鄰居也逐漸增多,港校來了,内地的很多一流大學也來了,整個園區欣欣向榮。

剛搬進産學研大樓,我和同事還在感慨辦公空間終于變大了,沒想到,一轉眼,在深圳市政府的政策支持和重視下,學校飛速發展,如今,這棟樓也似乎不太夠用了!

在兩地差異之間積極尋找解決方案

在研究院開展具體工作時,我們又遇到了新的困難——規則不同。深港兩地雖然同根同源,但是差異還是非常顯著的。

審計差異就是讓我們頭疼的首個棘手問題。内地審計周期是從1月到12月,而香港是從7月到次年6月底。我們研究院,既是駐深事業單位,也是香港理工大學的分支機構,雙重身份使然,我們必須得同時符合深港兩地的不同規則。怎麽辦呢?最後大家隻能一遍遍去溝通,一次次去磨合,終于定下一個兩地都能接受的巧妙方案——把審計周期調爲每半年一次。

當時負責财會工作的同事也是香港人,對内地的财會知識并不了解,隻能邊學邊用,每天都忙得不可開交。我們普遍覺得“每天都很累,但每天也都在成長。”

諸如此類因兩地差異導緻的“不方便”,我和同事們隻能迎難而上,想辦法逐個突破。遇到一個問題,我們就想辦法解決一個問題。并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形成了很多寶貴的經驗,爲後來進駐的高校提供了非常有價值的參考。

港校科研力量助力航天強國建設

香港理工大學深圳研究院建成後,我們申請了很多國家的科研項目。學校的教授、學生也開始加入國家的科研團隊。

按照以往的經驗,香港即便有很強的科研力量,但出于各方面的考量,依然沒辦法參與到國家的科研項目中去。香港理工大學深圳研究院成立後,搭建起了一個促進各方交流合作的平台。整個虛拟大學園裏的研究人員聚集在一起,大家每天一起喝咖啡、喝茶,加深了彼此的了解,也在各種課題合作中逐步建立了信任。

慢慢地,香港理工大學科研團隊的實力和誠信開始獲得國家的認可,我們也被批準參與一些國家級的科研項目。2010年,香港理工大學與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簽訂合作協議,共同建造“空間精密機械技術聯合實驗室”。

爲支持國家的探月工程,由香港理工大學的容啓亮教授帶領的科研團隊多年來與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的專家攜手,研制出多項太空儀器。包括應用于2013年“嫦娥三号”及2019年“嫦娥四号”月背探測任務的“相機指向機構系統”,以及2020年應用于“天問一号”的“落火狀态監視相機”。2020年,香港理工大學爲“嫦娥五号”研制的“表取采樣執行裝置”還參與了國家首個月球采樣返回任務,并成功捧回月球一抔土。

在香港理工大學的示範帶動效應下,如今,越來越多的港校科研力量也有志于加入國家的各類科研項目中。2022年,國家宣布正式展開第四批預備航天員選拔工作,并首次在香港特别行政區選拔載荷專家。自此,香港市民也有機會參與國家載人航天工程。這一舉措體現了國家對香港科技界的高度重視和肯定,以及對香港作爲國際創新科技中心的認同。它也是香港與内地聯系越發緊密的一個見證,将激發科研人員對國家的認同感和榮譽感。

深港兩地的融合發展需要一些熟悉兩地的中間人,來發揮連接和帶動作用。

深圳辦事講效率重調研

2021年,我收獲了一個新身份——深圳市政協委員。這對我而言是一個驚喜,因爲在多年的工作中,我對深港都産生了很深的感情,早已将促進深港兩地融合發展當做自己的追求和使命。擔任了深圳市政協委員後,我能調動更多資源,爲促進深港融合事業做更多貢獻。

從參加工作開始,我的生活就和調研密不可分,我一直認爲,用調研和數據來說話,最客觀,也最能夠體現事物的真實面貌。深圳市政協每年都有好幾個課題,需要政協委員實實在在去做調研。我很佩服這種實事求是的辦事模式。我曾參與過跨境兒童通關問題的調研,幾位小組成員是真的實地走訪,收集問題,并調動各種資源,想辦法提出切實可行的方案,形成有參考意義能解決問題的提案。我在這個過程中,切實感覺到政協每次的調研工作都做得很紮實、很到位。

深圳也是一個高效率的城市,我第一次做提案就得到了迅速反饋,他們不僅會告訴你已經收到了意見,還會很快回複具體的處理進度。“深圳速度”原來早已深入這座城市的肌理中去了。

深圳創投日有了香港專場

2023年,深圳市政協開港澳座談會,我在會上提出,希望有一個平台,方便香港創業團隊集中面向企業展開宣講。現場就被人告知深圳有“深圳創投日”,可以會後對接參與。我記得非常清楚,會是18時開完的,18時30分,深圳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相關負責人就來找我約時間商談具體事宜了。

幾天後,會談舉行,深圳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和深圳市科技創新委員會的主要領導,還有6所香港高校的領導都來了。大家最後商議決定,每個月的創投日,專門給香港的初創團隊留一個路演的時間,讓他們展現香港的科研創新力量。

2023年4月8日,香港高校專場的創投日來了!我帶領了一批創業團隊去坪山參與活動。一到現場,我們就被震撼到了——場面非常宏大,有100多位投資人莅臨。要知道,以前我帶隊出去,是要一趟一趟,挨個兒跑的,現在好了,一帶就是一批人,一次性能見100多位投資人!

參加過創投日的團隊成員回來香港後,都非常興奮。有人拿出一把名片向我展示:“羅校長你看!這麽多卡片!”從那以後,參加深圳創投日就成爲香港高校創業團隊非常重視和向往的事情。

後來,每個月的8日都定爲香港專場。我每個月都帶着各種初創團隊參加創投日活動。

這件事最後實現了三赢局面:深圳給了港校創業團隊一個發揮、展現能力的平台;港校創業項目的集中亮相爲深圳這片創業熱土注入新的吸引力;而投資者在深圳這個市場上,能找到許多來自香港的優質項目,會更青睐深圳這片熱土。

深港兩地的融合發展是大勢所趨,更是民心所向。

成爲一位見證深港融合30多年的香港人

站在新的時代風口上,我認爲,深港兩地在交通、民生、就業等方面,已經有很多合作,未來可以進一步加強科技合作,在節能減排、智慧城市建設等新興領域探索更多元的合作模式。

作爲見證深港融合發展30多年的香港人,一路走來,我收獲很多溫暖與感動,也看到兩地從民生到民心連接的變化。我深感深港兩地的融合發展是大勢所趨,更是民心所向。我相信,隻要深港兩地充分調動優勢資源,實現合理配置,一定可以在新時代發展中,勇立潮頭,乘風破浪。

责任编辑:lim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