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一年本港旅遊業復甦步伐較慢,全年三千四百萬旅客,當中內地遊客佔二千七百萬人次,而高峰期二○一八年的數字分別為六千五百一十五萬人次和五千一百零三萬人次。吸引更多內地遊客,是本港旅遊業復甦的當務之急,有政黨獻策,建議特區政府爭取內地開放更多城市可來港自由行,以及恢復一簽多行措施,特首欣然接納,表示正與內地商討中。不過,旅遊業界有人卻指未見有「日日來港的需求」。日前筆者與多位朋友就此事有一番熱烈討論,頗有意思,不妨抄錄部分如下。
筆者:一簽多行最得益是水客,到時上水一帶可能再成為水客勝地。
傳媒人H:感覺不會,現在似乎兩地貨物品種和價格差異沒有那麼大。
筆者:內地遊客比以前少,主要原因不是來港簽證不方便,而是香港的吸引力不如以前。
傳媒人LW:拿內地遊客當股票,總想低買高賣。
筆者:香港購物優勢減弱,服務又差,酒店和飲食太貴。
傳媒人Z引述網上一篇「彭博記者留港四個月真心話,愛吃沾仔記遊坪洲」(這名記者已經回到紐約,特別撰文大讚中環美食、離島美景,點名推介多間食肆、裁縫店、珠寶店,以及商場甚至行山路線)。「佢最推介中環沾仔記,形容餐廳成日要排隊、侍應態度粗魯、可能要搭枱。但一碗雙拼雲吞鯪魚球麵,就俘虜咗佢嘅胃,狂熱到每個禮拜至少幫襯一次,大讚一碗不到五美元,天堂!」
傳媒人Z繼續說:服務差確實是個問題。就說那個蓮×居,我某次去,非要拼枱也就算了,一坐下,阿伯侍應生把碗甩到你的桌面,我站起來就走,從那以後不再進這家店。
筆者:香港服務業整體水準下降,我經常接觸的士、飲食行業最明顯。
海歸A:為什麼呢?
筆者回應:我以為最主要原因是不喜歡這份工作,但又不得不打這份工。
海歸A跟進:其他行業這樣的也不少吧?
教授GB回應筆者:以前的人也打這份工,昨天也打這份工。與整體環境變化有關吧。
傳媒人C回應筆者:其實不是下降,二十多年前劉德華就做過公益廣告,說香港服務水平有待提高。我的感受,香港的服務業水平還是不錯,反正我沒有覺得那麼差,歷來就如此。接受服務多了,就會遇上不好的,這叫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
教授GB:比較而言,我覺得專業性、服務意識的確差了點。
議員D回應筆者:某商會的包間一樣如此,飲食業的服務態度,全面崩潰。
筆者:以前做餐廳侍應開的士,是可以養活家人。現在物價貴租金貴,服務行業的人工追不上,加上社會氣氛影響,感覺不開心,態度自然變差。
傳媒人C回應:你們使用服務多,會有這感覺。我使用服務少,沒覺得很糟。
傳媒人C發布一個真實故事:搭的士丟錢包,司機在錢包裏的洗衣單據發現事主的手機號碼,主動聯絡事主並把錢包送到事主工作所在地。
教授GB回應傳媒人C:我丟過iPad,先透過商業的士台發布消息(交一千元費用),找到司機,司機再收我二百元。有點貴,但還是合適的。
來自台灣的港漂3C:我上次在港taxi丟了個員工證,司機載到下一個客人才發現,結果司機大叔比我還着急,一直說他放下客人就兜過來找我。我要付他專程開過來的車資,他也堅決不收。
以上討論和分享,純粹基於個人體驗和觀察,但卻是鮮活的第一手資料。還有海歸在香港講英文和講普通話的不同體驗,因篇幅關係就此打住。
特區政府想吸引更多內地遊客,爭取內地開放更多自由行城市、恢復一簽多行措施,無疑是一條捷徑。但推動旅遊業全面復甦,是一個綜合工程,需要做好配套措施,否則人來了卻失望,甚至感到不滿,就像除夕維港煙花匯演吸引數以萬計內地遊客來港觀賞,但倒數迎新年之後,才發現這些遊客當中不少人並沒有打算留港過夜,要趕在凌晨北返,唯一的二十四小時通關口岸塞爆,跨境長途巴士癱瘓,數以千計遊客在寒風中流落街頭,剛剛觀賞維港煙花、數十萬人一同倒數迎新的狂喜,早已變成一肚子怨氣。
在本周二記者會上,記者問到二十四小時開放口岸等進展如何,李家超回應指正積極與內地討論,相信在吸引旅客往返的日子,可以考慮如何開通二十四小時通關口岸或延長服務時間,他形容相關討論進展順利。特首又指無論任何本港舉辦大型活動的日子或經政府評估後認為有需要的日子,將由政務司司長統籌通關細節,並盡快公布。
至於改善服務態度、提升服務質素的問題,屬於振興旅遊業應有之義,就要倚靠各行各業共同努力了。或者,政府可以考慮請劉德華為「今時今日咁嘅服務態度」拍一個廣告續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