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百年不遇」的黑雨席捲香港,香港黑雨警告歷時逾16 小時,天文台總部一日內錄得的雨量相當於全年四分之一。連場大雨下,令香港四處水浸、交通癱瘓,港府首次發出「極端情況」警示,從9月8日清晨維持至午夜12時結束。
面對這場水災中港府表現得如何?從硬體看,近年來投資逾百億元修建的排洪、蓄水設施發揮了重要作用,如果沒有這些設施,暴雨造成的損失會更大。從軟體上看,天文臺及時發佈黃色、紅色、黑色預警,為市民做出了提示;政府首次宣佈「極端情況」,引導市民防災避災,避免了重大損失。行政長官李家超與管治團隊迅速反應,立即行動,全力投入救災抗災,迅速將一部分受災居民及時轉移至安全地點,妥為安置,並密切留意暴雨及水浸災情。李家超亦與多位政府官員前往視察災情,及時作出救災和善後部署,並為參與救災的人員打氣。
然而,港府是否做得完美?市民似乎並不滿意。一是,港府早前花費1.5億元設立的緊急警示系統,在今次「百年不遇」的暴雨面前卻棄之不用,令人不解。針對輿論發出的質疑聲,李家超8日在視察雨後部分地區情況時回應,特區政府將會總結今次暴雨防禦經驗,檢視預警工作,儘快讓社會生活秩序迅速恢復。輿論則希望在未來常態化的極端天氣下,港府能從完善預警機制、建立灣區聯合應急機制、排查城市安全隱患等方面做出努力,堵塞城市建設漏洞,最大程度保護市民生命和財產安全。
完善極端天氣預警機制
這次雨災,香港天文台曾在一小時內錄得158.1毫米雨量,是自1884年有記錄以來最高的紀錄,全港大部分地區24小時的降雨量都超過300毫米,港島及新界部分地區,更錄得超過600毫米雨量,一日內的降雨量約為全年平均總雨量的1/4。降雨量驚人,遠超過常規,但天文台的警示仍然只有常規使用的暴雨警告,未能讓市民準確預知災情。另一方面,特首李家超8日淩晨1時在社交平台發文表示對多區出現嚴重水浸十分關注,多個政府部門已採取應對行動。特首善用社交平台固然值得鼓勵,不過始終與官方管道有差別,輿論質疑政府並沒有同步發放官方消息。市民希望日後如果再遇到超出尋常狀況的極端天氣情況,天文台及時作出預警。比如遇到特大雨災之時,除了準確報告雨量,發出黃色、紅色和黑色暴雨警告之外,還須向市民發出警示,說明雨量遠超出一般黑色暴雨警告的範圍,有可能導致十分嚴重的水浸、山泥傾瀉災害,也可研究推出新的災難預警機制,讓市民更好地預知災情,提前做好防災準備。而港府則應第一時間發佈官方資訊,通報災情最新進展,以最大程度協助市民適時反應。
建立大灣區聯防聯控應急機制
隨著大灣區建設的推進,灣區已形成「一小時生活圈」,任何一地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將首先波及大灣區內城市群,灣區城市應建立更全面的重大公共事件聯合應急機制,應對極端天氣、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等情況。例如粵港澳三地若能加強防災抗災協作,統一向居民發放準確的防災資訊,更有利於整體的防災抗災。今次雨災中,廣東省及深圳市的防災部門,透過電信機構和網路廣播系統,準確地向當地居民發放出災害資訊,而絕大多數香港居民卻未能收到相關資訊。資訊發放不統一,不僅不利防災抗災,也容易造成誤會,甚至產生謠言,對防災抗災產生負面影響。聯合防災抗災,也符合香港融入大灣區建設的大趨勢。
善用科技手段排除城市隱患
接下來,政府相關部門應根據天文台提供的資訊,結合香港排洪、蓄水的能力,地質災害的隱患,以及交通設施現狀和市民的出行規律等情況,對暴雨造成的破壞程度、對生活生產秩序的影響做出判斷。應對防洪設施進行一個拉網式排查,發現不足,制定新的防洪設施建設規劃,繼續推進防洪設施建設。並善用先進科技手段,提升災害預警的能力和斜坡修復的速度。據悉,香港科技大學日前就在甘肅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雄彬一號」衛星,用以監測全球環境、災害與可持續發展的遙感資料,政府部門應該加強與大學科研機構的合作,儘快完成全港斜坡的安全排查,及時消除今次暴雨中暴露的隱患。
這場暴雨留給我們思考的,不能只是歸因於多少年一遇,更應是治理能力和水準的提升。面對風雨和挑戰,香港及大灣區兄弟城市需共同努力,構築和完善防大災體系,不斷提高城市安全係數,共同維護美好家園。
本網評論員:one pie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