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港網訊】「科創灣區 向光而行——首屆光明區深港澳科創嘉年華」在深圳光明區華強科技生態園舉行。活動圍繞「科創」主題,通過論壇、集市、考察三大板塊,整合深港澳三地科創資源,吸引粵港澳高校、科研機構、金融機構及重點企業代表300餘人參會。
活動由光明區委統戰部、光明區科技創新局、光明區人力資源局、光明區群團工作部指導,光明區科技創新服務中心主辦,光明區深港澳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基地(下稱「光明深港澳基地」)承辦,立方匯、華強科技生態園支持。
在當日上午舉辦的光明深港澳科創論壇中,光明區委常委、統戰部部長楊莉在致辭中表示,此次活動匯集深港澳科創資源,是打破地域界限、激發創新活力、推動深港澳協同創新的重要實踐。
光明區科技創新服務中心主要負責人現場推介光明科學城,光明科學城連續3年入選全國科技城百強榜,排名從第24名躍升至第7名,創新能力和綜合競爭力位居全國前列。光明科學城已進入設施建設和運營並行階段,集中布局了23個重大科技創新載體,集中度顯示度日益彰顯。
光明深港澳基地運營負責人對基地入駐優勢、服務及條件進行推介,為後續企業入駐及發展提供專業指引。
主題分享環節中,南方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系教授馮軍、深圳首盛智能裝備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崇嶺、香港青年科學家協會執行主席高博等,從自身經驗出發,先後對光電相關領域的前沿技術、深圳首盛高端工業母機產業生態體系、大灣區科創新範式展開分享,為與會人員了解最新科技、創新創業提供寶貴借鑑。
在圓桌對話中,香港產學研合作促進會會長譚偉豪、香港大學中國商學院客座講師冼超舜、樂聚集團政府公共事務總經理江嘉民、華潤知識產權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廖驍、賽橋生物高級運營總監王俊楠等,圍繞「從實驗室到市場,如何構建高校-企業-政府的協同創新生態」進行深度對話,涉及三方合作重點難點、知識產權管理、科技成果轉化等多個方面,幫助與會人員把握髮展機遇。
為進一步助力深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光明深港澳基地廣泛鏈接資源,為10位來自深港澳地區的產學研代表頒發創業導師證書,與10家商協會、企業服務機構、金融服務機構達成生態合作夥伴關係,共同為入駐項目賦能,提升、加快基地科技成果轉化能力。
在深港澳科創集市上,展出了大量光明深港澳基地在孵企業的科技產品,涵蓋超高清智能顯示、精密儀器設備、生物醫藥等新興產業領域,例如深圳市天空飛車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開發的無人機飛行運控平台及綜合應用平台系統,吸引了一大批參觀者。該平台及系統為城市綜合治理、立體交通、電力、石油天然氣管道巡線等行業應用提供綜合解決方案。
30餘個新產品、新技術、新發明亮相,讓人目不暇接,專業的政策解讀、財務規劃、投融資對接等服務展位,讓企業頻頻駐足諮詢。更有光明文創、美食等展位為科創集市添彩,現場熱鬧非凡。
在當日下午的INNO-GM光明科技考察行中,考察人員一行依次走進光明深港澳基地、光明區城市規劃展覽館、大灣區工業能力中心、光明天安雲谷,實地了解光明區創業孵化基地環境、城市建設情況、工業創新柔性服務平台以及產業發展生態,感受光明區科技創新澎湃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