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港話事】醫療害蟲需出清 政府監管不可少
作者:馬飛 來源:獅子山觀云 2019-06-10 09:53
香港一直自認為醫療質素領先內地不少,但近期環亞體檢集團被爆出提供“來歷不明”的假疫苗,導致董事被捕,集團清盤,實在令人感到失望。醫療行業不同於其他行業,弄虛造假分分鐘可以危及人命。
香港一直自認為醫療質素領先內地不少,但近期環亞體檢集團被爆出提供“來歷不明”的假疫苗,導致董事被捕,集團清盤,實在令人感到失望。醫療行業不同於其他行業,弄虛造假分分鐘可以危及人命。
行業監管缺失,政府或難辭其咎
根據《進出口條例》,任何人如非根據進口或出口許可證的規定而進出口任何藥劑製品,即屬違法,一經定罪,最高可被判罰款50萬港元及監禁兩年。不難看到,對於“來歷不明”的疫苗,甚至乎所謂的“水貨針”,我們是有較為嚴厲的《條例》供港府執法的。但事實上,本港一些私家診所從澳洲、德國等地偷運水貨疫苗入境的亂象,近年愈演愈烈,在這個過程中,未見當局主動執法,一直到傳媒大幅報導,衛生署及海關才在上月突擊搜查環亞兩間診所。希望今次事件可以給政府敲響警鐘,往後需重視這一漏洞,及時應對,加強監測疫苗來源。
重塑港產信心,服務創新需落力
另一方面,在事件發生後,對於幫助消費者維護權益方面,亦暴露了政府的短板所在。對於今次環亞清盤,消委會共收到53宗涉及該商戶的投訴,但全部未能成功調停。而消費者作為無抵押債權人,排在清盤公司雇員、政府、有抵押債權人例如銀行等之後,換言之,基本上遇到清盤,進入司法審計程式,消費者追討工作會十分艱辛和漫長,到頭來“一場空”亦毫不出奇。故此,或許政府亦應多站在消費者角度想下,在安撫消費者情緒,協調消費者轉介醫療等方面多作些人性化措施,而不是就“拉人清盤”算數。
最後,港府最應做的仍是要鼓勵醫療行業發展,中美貿易戰早就啟示了我們要將自家產品做好,故落力自主醫療創新,打造真正的可信賴的本地疫苗供應鏈方是正路,香港才能真正成為亞太區的醫療中心,重塑港產信心。
作者:馬飛
责任编辑:wuz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