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港網訊】
「當前國際局勢變動頻繁,中美關係緊張、俄烏衝突及中東局勢動盪等因素,更彰顯出基本法所體現的『一國兩制』特殊價值與優勢。」香港基本法委員會委員、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梁美芬近日在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香港是高度自由的經濟體及國際金融中心,但同時對於抵抗金融風險的能力較弱,尤其是在美國朝令夕改的打壓下,必須及早制定防禦方案,在發揮「兩制」最大優勢的同時,居安思危,守護國家「南大門」。
今年是香港基本法頒布35周年。面對現時中美貿易戰風起雲湧,梁美芬表示,國家在國際舞台上堅持多邊貿易、支持世界和平,並透過法律力量站穩道德高地,協助弱勢國家與群體,彰顯大國擔當。香港特別行政區在這時候更加要發揮在新時代實踐「一國兩制」的顯著制度優勢,為國家在國際舞台建設話語權作出貢獻,提供香港方案。「有危就有機,現在世界各地人人自危,港澳更應像不倒翁般保持自身競爭力,繼續堅持『一國兩制』,堅持走自己的路。」
梁美芬指出,過去總有一些反中亂港勢力,企圖通過抹黑、攻擊,分散香港市民的注意力,來抹黑及打壓「一國兩制」。因此,香港必須始終堅持低稅制、自由經濟等核心優勢,當各國各地區政策搖擺不定時,香港更應該保持定力,專注自身發展路徑,反而能強化吸引力。
基本法賦予經濟優勢
她直言,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也是極自由的經濟體,現時抵抗金融風險的能力比較弱,必須及早提出防禦方案。在這方面,香港必須背靠祖國龐大的實力,一起抵禦經濟的無定向風,特別是在與粵港澳大灣區其他城市的制度對接上,香港必須更加積極主動,手牽手與大灣區各大城市併船出海,互補長短。
「若能善用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獨特地位及基本法賦予的經濟制度優勢,香港定能在當前動盪的全球經濟環境中,開拓出新的發展空間,亦在經貿制度上為『一帶一路』,東盟各國以至一些都被美國無理打壓的國家,提供一個投資及金融創造的機遇空間。」梁美芬說。
四招保「兩制」優勢 發揮「一國」作用
國務院總理李強在今年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香港深化國際交流合作,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以及應該加強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憲法,基本法及國家安全法的普及教育,為此,梁美芬在人大會議上提出四項建議,包括:建議成立《大灣區知識產權評估中心》、建議「構建港澳研發+灣區轉化科創生態」、建議制定《大灣區數據流通管理條例》、建議推動香港成為跨境破產規則銜接試點,核心就是強調香港應積極推動與粵港澳大灣區的制度對接與規則銜接,為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拆牆鬆綁,既要保持「兩制」的優勢,同時要發揮「一國」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