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末到廣州增城饒宗頤學術藝術館,為《出土戰國文獻字詞集釋》新書發佈會擔任主持。我對古文字一竅不通,因為饒宗頤學術藝術館創辦人謝錦鵬先生邀請,加上與該書主編之一陳偉武教授是老朋友,於是欣然應允。發佈會由中山大學古文字研究所、中華書局、中山大學中文系和中山大學饒宗頤研究院聯合主辦,來自內地和香港多所大學,包括北大、清華、復旦、中國社科院、吉林大學、南京大學、武漢大學、浙江大學、山東大學、安徽大學、首都師大、陝西師大以及香港中文大學、教育大學、恒生大學等五十多名專家學者濟濟一堂,當中不乏“大腕”級人馬,可以說這是兩地古文字學界的一次盛會,連當地增城區政府相關官員聞訊也前來表達祝賀。
該書第一主編、年逾八旬的著名古文字學家曾憲通教授致辭時介紹,《出土戰國文獻字詞集釋》(簡稱《集釋》)一書,從二○○三年申報國家教育部社科基金立項,到全書完成付梓,歷時十五年,三代學人參與編撰。中華書局總編輯顧軍介紹,該書於二○一○年完成初稿,其後經過八年的反覆修訂編校,至二○一九年一月,全書十八冊共六百多萬字才全部完成出版。對於這部巨著的學術成就,中國古文字研究會會長、吉林大學副校長吳振武教授指出,《集釋》是一部既能全面詳盡地展現前人研究成果,且能充分反映當前研究水準、為未來發展打下堅實基礎的大型戰國文字研究工具書,該書將與《甲骨文字詁林》、《金文詁林》等集成性工具書配套成龍,共同構成古文字考釋成果的會典系列,成為出土文獻研究領域最為重要的工具書之一。中山大學黨委書記、歷史學家陳春聲教授指出,《集釋》一書的問世,必將對古文字、古文獻、古代史等相關學科研究起到很好的推動作用。
像我這樣的門外漢,自然是不懂欣賞這部巨著的學術價值,但光是聽到十五年、三代學人、六百多萬字,這幾個數字已經感到震撼。所謂板櫈要坐十年冷、十年寒窗、十年磨一劍,古人覺得十年已經很不容易,曾憲通和陳偉武們卻坐了十五年冷板櫈、度過十五年寒窗、用十五年磨出這樣一套書!環顧當今社會,人心浮躁、急功近利、人欲橫流物欲膨脹,好在還有這樣一批人文學者“結盧在人境,而無車馬喧”,默默耕耘和守護中國文化,這份淡定、自信與堅持,令我肅然起敬。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高速發展,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而文化建設一度未受到足夠重視。廣東作為全國改革開放的最前沿地區,多年來GDP總量穩居內地各省市區第一位,但也曾被詬病廣東人只會賺錢,深圳作為內地最發達的經濟特區,和一河之隔的國際金融中心香港一樣被稱為“文化沙漠”。但實際情況未必如此,陳春聲教授指出,文化可分為兩種,一種是與生活相關的文化,另一種文化則需要守護,需要專人經過長期的學術研究才能得以傳承,古文字就是典型代表。十五年前中山大學教授的薪金和珠三角港資外資企業一個打工妹的收入可能相差無幾,但曾憲通和陳偉武兩位教授(都來自廣東潮汕)卻著手出土戰國文獻的研究課題。由此看來,當年那些指摘廣東人只會賺錢、一切向錢看的言論,顯然不太公允。不過,現在的情況已大為不同,重視文化建設已成為全社會的共識。順便一提,曾憲通教授在三十多年前曾經陪同饒宗頤教授到內地考察交流,到過敦煌石窟、長沙馬王堆及其他古跡,時間長達三個多月,多年來一直視饒公亦師亦友。在饒公仙逝一年之後,曾憲通教授主編的古文字學巨著在饒宗頤學術藝術館舉行新書發佈會,可見當中緣分非淺。
我把對耕耘中國傳統文化的學者們的敬佩放在心中,而喜愛中國傳統文化、幾年前斥資興建饒宗頤學術藝術館,並將之作為中山大學饒宗頤研究院活動場所的謝錦鵬先生則坐言起行,不僅為本次新書發佈會提供資助,還當場購買二十套《集釋》捐給中山大學饒宗頤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