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活節假期,到武漢出席由華中師大和湖北省海峽兩岸交流促進會聯合主辦的第二屆「國家統一與民族復興」研討會,此行一方面希望了解兩岸關係最新形勢,順便見見老朋友,認識新朋友,古人說,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還有一層原因,本次研討會移師著名的東湖賓館舉行,我想借此機會參觀一下這個曾經是閒人免進的風景區,所以特地提前半天報到。
東湖寶館曾經是新中國開國領袖毛澤東主席除北京中南海以外的第二住處,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中國的很多重大事件,都或多或少與這裏有關連。毛澤東住所附近稱為梅園,他曾經寫過一首《卜算子.詠梅》:「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不知道這首詠梅詞是否與東湖梅園有關。毛澤東所住的那棟小樓已經不對外開放,旁邊有毛澤東故居陳列館,當年斯大林贈送給毛澤東的座駕「吉斯110」,車牌號47-01494,擺放在故居旁邊供遊客觀賞。湖邊小徑隨處可見當年毛澤東在這裏的舊照片,有在湖裏游泳、有時任湖北省委第一書記王任重陪同散步,還有和外國友人交談等,我留意到一幅毛澤東與美國左翼作家安娜.路易斯.斯特朗(Anna Louise Strong,一八八五至一九七○)愉快交談的照片,日期是一九五九年三月十三日。另一幅是毛澤東站在湖邊,雙手交叉放背後凝視前方,圖片說明是「凝眸思未來」,拍照日期為一九六二年三月二十一日。會見斯特朗之後四個多月,廬山會議召開;在東湖邊凝眸思未來的一多月前,七千人大會剛剛在北京結束。
東湖賓館近期再次備受矚目,是因為去年四月習近平主席在這裏與印度總理莫迪舉行着名的「習莫會」,兩國領導人在湖邊散步並一同登上遊艇欣賞湖光山色的照片,刊登在中外報紙的頭版,「習莫會」成功化解了因中印軍隊洞朗對峙造成的兩個亞洲大國的緊張關係。我在習莫湖邊散步駐足賞花處拍照發到朋友圈,立即吸引眾多點讚。
第二天上午研討會召開,全國政協副主席蘇輝、海協會副會長孫亞夫和來自兩岸三地一百多名學者出席,本屆研討會主題是「深化融合發展、推動國家統一」,共有四項議題:一是習近平對台工作重要論述探討;二是二○二○至二○三五年兩岸關係前瞻;三是融合發展與兩岸關係發展的政策創新;四是推進國家統一進程的理論和實踐探討。
這次研討會與上一屆最大不同,是習近平主席今年初發表重要講話,提出「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是實現國家統一的最佳方式」,並且提出探索「兩制」台灣方案。孫亞夫在致辭時,提出「新時代兩岸關係」的概念,列舉了七十年來兩岸力量對比發生的巨大變化,指出「新時代兩岸關係」,就是在大陸發展處於新的歷史方位的時代背景下,台海形勢基本格局中力量對比發生歷史性巨大變化,兩岸經濟文化社會聯繫密切程度超過以往任何時期,大陸方面對台方針政策更為豐富完善,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勢頭將更強勁,祖國和平統一進程的勢頭將更強勁。孫亞夫還指出「台獨」分裂勢力負隅頑抗,國民黨不願與大陸方面進行兩岸和平統一談判,以及美國干涉中國完全統一,都是需要解決的問題。
認識孫亞夫是在一九九四年,即「汪辜會談」翌年,我到北京採訪海峽兩岸事務性協商,代表海協會主談的是副秘書長孫亞夫,他的對手是海基會副秘書長許惠佑,當年談判過程,每天晚上雙方各自與兩岸三地的媒體舉行閉門簡報會,孫亞夫說話不多,沉穩務實,給我留下深刻印象。二十四年後,聆聽這位海協會副會長論述「新時代兩岸關係」,感覺多了一份權威性。
台灣學者,包括自稱統派的學者,在會上對推進國家統一提出不同觀點,強調爭取台灣民心的過程對實現和平統一的重要性,與另一邊廂自信滿滿的北京學者擦出一點點火花。不過,台灣學者對香港實施「一國兩制」的了解,似乎過於依賴反對派媒體的報道,以此作為一些人不願接受「一國兩制」下和平統一的理由,未免有失之片面之嫌,可惜時間有限,未能就這個問題深入討論。
原文2019年4月26日刊發於大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