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郭一鳴專欄】擺脫跨代貧窮有「捷徑」?
作者:郭一鳴   來源:識港網    2022-08-19 17:01
筆者相信,鼓勵這些學生有興趣者進一步學習AI,是擺脫跨代貧窮其中一條有效途徑,正如哈拉瑞(Yuval Noah Harari)在《21世紀的21堂課》一書中所說:擁有資料的人,就擁有未來。

AI很神秘?CODING好難學?也許對一些人來說,的確這麼認為,但對於中華基督教會協和小學五年級的洪同學來說,一點不神秘也不難學,洪同學三年前開始學習編程,在老師指導下,和其他兩名同學合作,發明一個手機程式「智識收」,利用光感/濕度傳感器,遙控收回家中晾出窗外的衣服,同時也可避免長者上半身伸出窗外收衫時可能發生的意外。洪同學說:自己要努力學習,將來用AI知識解決香港土地問題。人小志大,令人鼓舞。

本月初在九龍灣展貿中心舉辦的「『童擁AI』CODING ∞ 作品展」,來自四十間中小學的青少年帶同自己的原創作品參展,他們的老師和家長親友也陪同支持,這是近年全港青少年一次AI盛會,為受疫情困擾近三年的社會氣氛帶來一抹喜人的亮色,更為香港發展國際科創中心帶來希望,擔任今次活動主禮嘉賓的特區政府青年及民政事務局局長麥美娟、創科局副局長張曼莉、中聯辦青工部代表何卓娜,以及主辦機構百仁基金副主席顏志永等一眾理事,對青少年運用AI知識的能力和創意大開眼界、大為讚賞,給予積極肯定和鼓勵。

參展作品不少既有一定創科含量,又注重實用性。例如由鐘聲學校四名小同學創作的「智能消毒門檻」,是因應家居防疫需要而製作,該裝置透過micro:bit微型電腦的聲波感應器插件啟動消毒程序,噴灑消毒液於門口地氈上,再開啟門檻讓訪客進入家中。五旬節聖潔會永光書院四位同學的作品「旭」,是一個太陽能發電板搭載系統,由四組液壓裝置組成,可自由調節不同傾角,透過收集日出、日中天及日落等相關數據,計算出太陽所在位置,調整液壓裝置傾角,保持陽光直接照射太陽能發電板表面,藉此提升發電效能。

參展中唯一大專院校的城市大學電機工程學系有兩個作品參展,其中蘇同學在導師張澤松博士帶領下,設計了一個Sit Smart,旨在幫助使用者保持良好坐姿的習慣,使用者可透過網絡攝影機偵測到自己的坐姿,如發現坐姿不正確,系統便會發出提醒。張博士是「童擁AI」社區計劃的導師之一,當天在作品展現場舉辦講座,與逾百名家長分享如何跳出中英數的傳統價值框框,鼓勵家長積極支持子女學習AI。

筆者在現場逗留了近兩個小時,參觀多個攤位,見到同學們非常熱情地向參觀人士介紹自己的作品,流露喜悅和驕傲之情,對探索AI未來世界信心滿滿。筆者突然想,他們當中會不會產生下一代的馬雲、馬化騰呢?筆者還有兩點觀感想與讀者分享,一是香港的青少年並不缺乏聰明創意和動手能力,關鍵是如何激發他們學習和動手的興趣,在導師的指導下,看似枯燥的編寫程式學習,可以變成遊戲般好玩,可以享受快樂,學生學到的不僅是知識和能力,更重要的在這個過程中得到思想啟迪和思維方式的訓練,正如發起「童擁AI」計劃的百仁基金創會主席李家傑所說:「除了協助推動AI普及化,更要着重培育年輕人有工匠精神,精益求精、持續學習,進一步加強培訓同學們的科學素養。」

第二點感受是,只要給予機會,無論家有富爸爸還是住劏房的窮孩子,都可以在同一起跑線學習和運用AI知識,從而擁有同一個未來。這次參展的既有來自普通學校基層家庭學生,也有精英學校的學生,其參展作品各有千秋。一位小學老師在現場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童擁AI』計劃幫助不同學校的學生,基層家庭的學生獲得硬件上的支援,透過學習編程提升他們的運算思維能力,老師亦好開心,可從中發現在這方面有才能的學生。」

走筆至此,突然想起特區政府正在致力幫助貧困家庭學生擺脫跨代貧窮的社會問題,由政務司司長陳國基帶領的專責小組推出「共創明Teen計劃」,首期受惠目標為兩千名初一至初三劏房家庭學生,側聞有關計劃得到社會各界熱烈支持。筆者相信,鼓勵這些學生有興趣者進一步學習AI,是擺脫跨代貧窮其中一條有效途徑,正如哈拉瑞(Yuval Noah Harari)在《21世紀的21堂課》一書中所說:擁有資料的人,就擁有未來。

责任编辑: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