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郭一鳴專欄】高質量發展和建設大灣區
作者:郭一鳴   來源:識港網    2022-11-15 08:56

近日出席學習中共二十大精神分享會,有朋友問:如何理解二十大提出的「高質量發展」及香港如何參與其中?我分享個人看法,認為大灣區城市群有條件成為國家高質量發展戰略的示範區,這是香港發展的新機遇。事實上,商界企業界已經行動起來,近日坊間有關大灣區的話題和活動也多起來。

上周出席一個午餐會,主辦機構「大灣區香港女企業家總會」,朋友告知,這是剛剛成立的團體,核心成員都是來自各個行業成功的年輕女企業家,有上市公司主席,亦有董事和公司高層,命名「大灣區香港女企業家總會」,皆因大部分成員已經或有意進軍大灣區內地城市發展事業。當日午餐會邀請保安局局長鄧炳強做主講嘉賓,主題是「局長眼中的危與機」,鄧局長在台上妙語連珠,台下一班年輕女企業家尖叫聲不絕於耳,把一個午餐會變成偶像與粉絲的見面會,現場氣氛充滿歡樂和對美好未來的嚮往,把疫情肆虐近三年的抑悶一掃而空。

特區政府也行動起來。幾日前,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曾國衞宣布,該局轄下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辦公室將在本港各區設立電子模式的大灣區資訊站,加深市民對在大灣區內地城市發展和生活的認識。曾國衞稱,「我們極為重視大灣區建設的工作,並已推出多項政策措施,一方面支持香港居民及企業到大灣區內地城市發展,另一方面協助大灣區內地城市開拓國際市場,發揮香港引進來、走出去的雙向平台角色。」特區政府顯然已經意識到,建設大灣區不僅是政府的事情,也不僅是商界企業家的事情,而是全社會的事情。深入各個社區,持續及有系統地發放大灣區資訊的做法,有助增強廣大市民,無分年齡世代對「大灣區人」的身份認同,這種身份認同,是大灣區建設順利推進和取得成功的重要精神條件。

自二○一九年二月國務院印發《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以來,由於接連受到黑暴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香港社會各界對於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的重要性缺乏深入討論,一些合作項目也舉步維艱,錯失不少機遇。在此期間,國務院先後推出「前海方案」、「南沙方案」,以及「十四五」規劃等重要文件,二十大報告提出「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支持香港、澳門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更好發揮作用」,現在,香港不能再錯失機遇,同時,還應該把建設大灣區,視作對國家和民族的一份責任。

說回大灣區和高質量發展的關係,以及香港的角色和作用,在上文提及的分享會上,筆者舉了一個例子,一名港商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到深圳投資,以香港接單內地生產的模式,享受人口紅利,賺到盤滿缽滿,後來多次調整經營方向,不斷提升高技術含量,至今依然屹立不搖。另一個例子是,父親上世紀八十年代到內地投資房地產,前幾年,兒子北上創業,做建築設計。

昨天珠三角,今日大灣區,對香港人來說,永遠是機遇,永遠充滿吸引力。不同的是,過去是「前店後廠」,現在和將來不應該再有前後之分,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除了店和廠,還有更多平台和更大空間。過去內地以沿海經濟特區帶動全國改革開放,今天,國際和國內環境發生重大變化,粵港澳大灣區具有獨特的優勢,可以在國家高質量發展戰略中發揮重要甚至是不可替代的作用。

雖然新冠肺炎疫情困擾未除,香港與內地恢復通關未有確切日期,但很多人已經不想再等,聽聞「大灣區香港女企業家總會」即將舉行首屆執委會就職典禮,部署進一步進軍大灣區內地城市,把握國家高質量發展新階段的無限商機,以及為促進大灣區經濟文化交流出一分力。

责任编辑: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