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施政報告丨河套「一區兩園」 研專項便利通關
作者:藍松山   來源:文匯報    2022-10-21 09:26
在與大灣區內地城市結合方面,李家超直言這是他擔心最少的元素,因為香港與大灣區內地城市已經很有共識,共同發展創科、不同領域的事情,所以推展生產鏈至內地,是整個科研成果商品化過程中會有困難的可能性最低的。

【識港網訊】加強兩地交流、融入國家發展,是香港未來的重要發展方向之一。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前日公布上任後首份施政報告,並出席立法會行政長官2022年施政報告答問會。有立法會議員關注到兩地人員流動方面,希望為頻繁過關的人提供便利通關制度。李家超認同香港應該有這樣的制度,「我覺得即時可以花精力去處理的,就是河套區和港深創科園。在這個『一區兩園』的特質下,如何做到一些專項式的措施,令人民往來更方便呢?因為第一,我們很近;第二,這個區也是有界限。我們作為重點的創新考慮,如何令兩地人民的交流和交往更暢順?絕對是要在這方面想的。」他表示會和內地有關部門探討這方面的問題,希望打通這方面的「經脈」。

◆李家超指出,目前即時可以花精力去處理的就是河套區和港深創科園。香港文匯報記者涂穴 攝

立法會議員陳月明表示,施政報告提到「北部都會區」有邊界的優勢,亦要發揮超越地理界線的限制。她指出,過去香港和深圳之間有一種名為「耕作證」,即在指定時間可以跨越邊境工作的文件。在「一國兩制」下,在人才過關上反而不如當年便利。為了「北部都會區」的長遠發展及人才往來,她希望特區政府考慮在深港,甚至在粵港澳大灣區,為個別需要頻繁過關的人提供類似「耕作證」的便利通關制度。

李家超在回應時表示,香港應該有個制度,讓人流可以在符合各方面的法律之下很自由地往返兩地,現有的科技令這個空間很大,同時需要市民去共同支持這個計劃。

他直言以前做不到,是因為香港有些破壞分子不希望香港融入國家發展,故意拉開香港與國家的距離,但這些現在已不復存在。香港在「愛國者治港」的原則下,應該共同構想方法,令兩地交往更加暢順,「所以在遠景來說,我絕對是有這樣的想法。」

李家超指出,目前即時可以花精力去處理的就是河套區和港深創科園。「在這個『一區兩園』的特質下,如何做到一些專項式的措施,令人民往來更方便,作為重點的創新考慮,絕對需要在這方面思考。……實際我會與內地去探討,但要符合香港的法律,因為我們都知道在發展大灣區時,大家都知道有三方面的法律,所以會朝着盡量方便人民往來的方向。我在施政報告也有提到,在人流方面,是其中我們希望盡量爭取,與內地打通這方面的『經脈』。」

與內地的交流不只體現在人員流動,行業發展方面亦要打通「經脈」。立法會議員李浩然關注到香港如何可以有效結合內地的創科產業鏈,協同其他大灣區城市共同促進科研成果商品化。

李家超回應表示,他在施政報告中,有關創科發展的第一點就是要完善創科生態圈,「我們如何可以做到某程度是需求導向,以及如何與內地結合,如何與大灣區(城市)一起把這個生態圈和產業鏈發展得更好。」

他表示,施政報告中提出的「產學研1+計劃」,申請資助的項目需要通過評審過程,由一些評審專家審視他們的計劃是否能夠符合有機會發展的條件。在評審過程中,除了要確保計劃中的項目是以需求導向,可以有效結合內地的創科產業鏈外,還會考慮到有關科研成果轉化為產品後能夠「落地」,及可以商品化的。

港與灣區內地城市已很有共識

在與大灣區內地城市結合方面,李家超直言這是他擔心最少的元素,因為香港與大灣區內地城市已經很有共識,共同發展創科、不同領域的事情,所以推展生產鏈至內地,是整個科研成果商品化過程中會有困難的可能性最低的。

责任编辑: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