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報】西方國家之所以普遍控制疫情成效不彰,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居民或公民信奉個人自由而抗拒強制性防控疫情的措施。反觀內地實施「健康碼」,是以大規模封城或嚴格社區隔離為前提的,同時,以大數據及時有效監控病毒擴散相配合。內地居民表現高度自覺,願意暫時犧牲個人某些方面的自由,以換取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並且促使經濟快速復甦。在危急時刻,應該咬緊牙關,痛定思痛,專家、媒體都主張加強措施,那就應該要快快採取行動,不能光說不做,而且行動必須要有力度,否則香港的經濟動力便難以恢復過來。
【香港商報】香港想要培養更多有才華的人,首先必須要扭轉這種急功近利的社會風氣,有更多人願意坐冷板?潛心鑽研各類文理基礎學科,不止影視業等創意產業,還有高新科技等行業,同樣需要如此。其次,政府也應當對相關產業提供一定的扶持,想要吸引人才入行,即使並不是為求富貴,但人的基本需求還是要滿足的,如果只依賴市場,那麼大量行業從業者勢必餓死,這又怎麼可能培育行業發展呢?
【头条日報】梁振英敢於拋出「協商」這個議題,關鍵不是執着於特首是否一定要透過協商產生,而是討論這個命題的意義。如果香港特首選舉最後只能夠選出一個由美國操控的傀儡特首的話,中央將它改成協商又如何?潛台詞就是中央會不惜一切代價,去確保香港制度穩定,不讓香港產生投美賣國的從政者,不讓香港走上港獨的死路,不讓香港出現不能控制的動亂。
【經濟日報】醫生短缺由來已久,市民大多支持引入海外醫生救急,但每每遭到醫學界以不同理由阻撓。例如指海外醫生不懂廣東話,難與市民溝通;又不熟悉香港醫院運作;亦無法保證其具備與本地醫生同等專業資格,強制對方要考取門檻高、及格率低的執業資格試。結果出現一些屢獲國際嘉許、桃李滿門的專家,只因自己在海外接受醫學培訓,回流後卻無法掛牌執業的荒謬現象,原因是保護主義作祟,對海外培訓醫生諸多刁難所致。
【明報】本港医护人手严重不足,医生与人口比例远低于富裕世界水平,平均每1000人只有1.9名医生,近年本地院校虽已增加医科生名额,然而远水难救近火,引入更多港人子弟「外援」,纾缓公院人手压力,合情合理,早应为之,社会就此讨论多年,却因为既得利益反对和政治操作,令改革举步维艰,一拖再拖。专业自主为的是更好服务市民,必须以社会整体利益为先,不应假专业自主之名搞保护主义。以往议会有关引入外援医生的讨论,常被政治化,动辄扯上「内地因素」,现在当局争取在外国读医执业的港人回来服务市民,只要他们合资格、够实力,业界不应阻挠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