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港網訊】12月15日,城市固廢資源化利用成套技術產業化发展觀摩和研討會在深圳市光明區舉行。這一活動由中國建築科學研究院、深圳市住房和建設局、深圳市思力佳化工建材有限公司聯合主辦,由思力佳特種環保材料有限公司、深圳市益立建築節能有限公司等單位協辦。
當日,20余名行業專家重點針對提升產業科技創新能力與效率、促進產學研用緊密合作、解決固廢資源利用技術難題、促進成果落地轉化等方面展開多思維、多角度研討,並重點圍繞循環經濟新產業的技術裝備創新、項目產業化、行業標準引領等內容進行主旨发言。與會專家一致認為,此次城市固廢循環利用產業化應用觀摩和研討會的召開,將在推動城市固廢循環利用創新技術和材料在深圳以及全國推廣應用,解決城市固廢消納的城市治理痛點,加快創新技術的產業化進程,推動相關產業鏈構築和規範化管理,最終實現“無廢城市”方面发揮積極而重要的作用。
■ 深圳市住房和建設局副巡視員鐘曉鴻:
深圳市住房和建設局為建築廢棄物處置,開展了大量的工作:
一是完善法規標準體系,印发實施了深圳市建築廢棄物管理辦法,配套編制了綜合利用產品的認定辦法,綜合利用企業的監督管理辦法等規範性文件,開展並完善了“1+N”的政策體系;二是大力推行行業的发展,印发實施了深圳市房屋拆除管理辦法,推行拆除與綜合利用一體化的管理。在政府投資過程中試點開展綜合利用產品的利用,為產品推廣、應用奠定了實踐的基礎;三是大力綜合利用產業扶持力度,開展了深圳市工程建設領域綠色創新发展專項資金的管理辦法編制工作,從綜合利用產品的應用、減排與綜合利用示範項目等方面對企業進行激勵、實施激勵。
目前深圳市已初步實現綜合利用產業化、規模化,建設固定式的綜合利用場15家,年處理能力超過2100萬噸,比“十三五”規劃要求的1000萬噸目標翻了一番。
此次會議期間,深圳市思力佳化工建材有限公司展示的經過十多年的探索與實踐,利用建築廢棄物為原材料獨創研发了高流態輕質混凝土材料以及現澆非承重墻體的施工工法,為建築廢棄物的綜合利用提出了新的路徑。
■ 中國建築科學研究院墻材所副所長黃靖:
建設美麗中國和中國的循環可持續发展是我國中長期的重要國策,對未來的經濟增長模式將帶來深遠的影響,也會促進新一輪的綠色經濟長足发展。
我們與深圳思力佳公司就城市建築垃圾減量化、資源綜合利用開展了很多年的合作。經過雙方共同的努力,在利用城市建築垃圾、制備、高流態輕質墻體等技術方面有了進展和突破,形成了成熟的科研成果、產品和成套的技術體系,編制发布了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的標準以及配套的建築設計圖集,還有相應的施工工法,規範了該技術在建築工程領域的應用,為解決城市建築垃圾提供了一條有效的解決途徑。
■ 深圳思力佳化工建材有限公司董事長周雲國:
思力佳公司對建築垃圾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應用進行了系統的研究和運行實驗,成套技術產業化提供了堅實的技術基礎,基於高流態輕質混凝土非承重墻現澆工法具有先進性、科學性、實用性特點,具有廣闊的推廣應用前景。
目前,思力佳首個建築固廢產業化生產基地——深圳市益力佳建材節能有限公司正式運行,並獲得中國建築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研建材示範基地的授權掛牌。同時,中國建築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也將我們列入國家“十四五”城市固廢循環利用項目實施技術支撐企業的申報單位,以支持思力佳相關技術加快實現產業化,為深圳創建無廢城市建設目標貢獻更大的力量。
■ 世界綠色設計組織主席,國務院參事,科技部原秘書長、黨組成員石定寰:
本次活動意義重大,不僅僅解決了城市固廢垃圾的資源化利用。深圳一年產生的固廢垃圾1億多立方米,現在這樣的技術開辟了創新之路,把固廢的資源經過創新全流程無害化處理,包括洗下來的泥都能得到有效利用,我想這對於城市解決好固廢垃圾、固廢資源的綜合利用確實提供了一個創新之路。今後推廣的價值意義非常重大。
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就要從方方面面創造更好的創新環境,讓更多的思力佳這樣的公司產生更多的創新成果,有了創新成果之後更快地轉化為生產力。
■ 中國國際城市化发展戰略研究委員會主任,住建部原總經濟師、黨組成員李秉仁:
現在幾個關鍵詞:推進供給側結構改革,推進高質量发展、以國內循環為主的新发展格局、提倡擴大消費、擴大內需,老百姓最大的內需是什麽?最大的內循環是房子。
大家知道,中國城鎮居民資產70%以上是不動產,是房子。在北京有100平方米的房子是1000萬元,這麽多年來建築業、房地產業為經濟发展、社會進步作出了極大的貢獻。現在國家已經進入了以創新為驅動的新的发展階段。
■ 中國工程院院士、廣東工業大學環境生態工程研究院名譽院長、博士生導師楊志峰:
中國3年水泥使用量是美國100年的使用量,中國水泥產量占據世界將近60%的樣子。大家知道,水泥行業是污染大戶,對水體、環境都是非常主要的污染行業。國家一直在污染防控上從環保角度來說非常關注,想了很多辦法。
如果說能把建築垃圾能夠循環再生,以減少對水泥原材料的需求,對於未來國家對城鎮化发展和綠色发展、無廢城市等非常重要。今天看到這樣一個技術,能夠有這麽好的效果人我倍感欣慰。
■ 中國循環經濟協會常務副會長趙凱:
我國目前建築垃圾資源化利用還存在很多不足。我在這里給出一些建議參考:一是要健全法規政策體系,加強國家頂層設計、研究出台專項法律法規,嚴格管控建築垃圾處理處置;
二是要加大技術裝備研发,繼續將建築垃圾資源化利用納入到重點研发計劃等重大專項中,加大建築垃圾資源化關鍵技術裝備投入;
三是要健全處理處置機制,建立和完善建築垃圾處理收費機制和激勵約束機制,建立建築垃圾協調處置機制,推進建築垃圾消納場所及資源化利用項目場所。
■ 廣東循環經濟協會常務副秘書長冼尚德:
廣東省建築垃圾的產生量最大,占國家比例比較大,大約6億噸。從資源利用角度來看,利用建築廢棄物產生大概90%都填埋,利用率還不到5%,沒有達到13%的要求,壓力很大。建築廢棄物利用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和機遇,任重而道遠,采用先進的技術、工藝、設備研发和應用,努力提高廢棄物風險水平處理能力,將是行業努力的方向。制定建築廢棄物相關標準,大力開发推廣產品,引導產業良性发展,將是行業的奮鬥目標。
國家層面也出台了很多政策對建築垃圾處理支持。稅收優惠明確建築廢棄物生產再生骨料和建築材料可以享受稅收50%的優惠,資源綜合利用國家給予稅收優惠,國家建設項目的同時也有給予項目投資的優惠,如果按投資額廣東省份可以申報15%到20%的補貼,如果有不斷的投資可以積極向國家和省申報。
■ 中國生產力促進中心協會副秘書長張志勇:
思力佳這個項目我們是在2015年介入的,當時也是廣東生產力促進中心推薦。2012年在科技部大力支持下,一直在實施一項重大科技項目產業化推進工程,把全國的一些顛覆性技術成果重點進行服務和支持,來實現產業化。
思力佳公司的发明專利創造了一種新的環保的添加劑或者叫懸浮劑,重新加入到建築廢棄物,使得建築廢棄物有跟水泥一樣的活性,所以成為混凝土材料。這項技術毫無疑問是一個巨大的突破。
40多層的大樓,從一樓到頂層所有非承重墻體都用現場制模板現場澆鑄一次性成型的工法,可以實現非承重墻體跟結構一體化,发生地震時跟著搖擺不會倒塌,有非常好的安全性。制模板的現澆墻體只用10多人就夠了,如果砌磚要60多人。一方面人少了,另外一方面,這在以前做一層樓要20多天,現在3天一層樓,施工周期大大提高。
按照這個計算,用作現澆方式跟磚墻相比,成本至少可以節省50%,這對整個建築來講不僅是質量提高了、環保性能提高了、安全性提高了,而且施工成本大大降低,在施工領域中也是一個革命性的進步。
原文鏈接:http://sztqb.sznews.com/PC/layout/202012/16/node_A08.html#content_964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