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港網訊】在11月23日於烏鎮舉行的“世界互聯網大會·互聯網發展論壇”上,騰訊和華為各壹個項目獲評“世界互聯網領先科技成果”大獎。
世界互聯網領先科技成果獎展現了全球ICT領域最新技術,並聚焦創新技術在科技抗疫、復工復產、推動數字經濟發展與合作等領域的最佳實踐。今年征集的各類成果來自中國、美國、俄羅斯等國家和地區,涵蓋了與互聯網相關的基礎理論、技術、產品、商業模式等領域,包含量子計算機、衛星互聯網、人工智能、高性能芯片、5G網絡架構及創新應用等技術門類。
昨日發布的15項成果來自騰訊、阿裏、華為等企業,包括專項發布成果1項,獨立發布成果14項;此外,還有專家推薦委員會中外主任特別推薦成果4項。1項專項發布成果為“科技抗疫”專項發布,包括科技向善,協作無間——騰訊會議實踐;疫情防控與復工復產大數據平臺;思愛普基於分布式、開源技術的新冠病毒密切接觸者預警系統;新型冠狀病毒國家科技資源服務系統;AI抗疫——美團無人配送整體解決方案。
“騰訊會議實踐”是世界互聯網大會舉辦以來首個獲得該獎項的視頻會議產品。今年疫情暴發後,騰訊會議緊急部署,快速開放300方會議能力,並在第壹時間迅速擴容,8天時間裏,騰訊會議總共擴容超過10萬臺雲主機,投入超過百萬核的計算資源,完成了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服務覆蓋。此舉創下了中國雲計算史上前所未有的紀錄,體現了科技產品的中國速度。
華為“智能體”也獲得了“領先科技成果獎”,這是華為自2016年以來連續第五次獲此殊榮。華為認為,智能升級是企業未來5到10年的主旋律,而實現智能升級需要貫穿全流程的技術架構。華為在2020年9月推出了政企智能升級的參考架構“智能體”,智能體以雲為基礎,以AI為核心,構建立體感知、全域協同、精確判斷和持續進化的壹體化智能系統。智能體的最大特征是雲網邊端協同,相比傳統架構,它更強調“大腦”與“五官”“手腳”的協同,讓數據與AI像血液壹樣循環流動起來。
當天還發布了《中國互聯網發展報告2020》,從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創新能力、數字經濟發展、互聯網應用、網絡安全和網絡治理等維度,對全國31個省區市互聯網發展情況進行評估。結果顯示,綜合排名前10位中,廣東僅次於北京列第二位。
原文鏈接:http://szsb.sznews.com/PC/layout/202011/24/node_A01.html#content_95229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