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與新加坡已就「旅遊氣泡」達成原則性協議,將于數周內落實計畫,惟新加坡樟宜機場上週六(24日)爆出有兩名工作人員確診新冠肺炎。有本港旅遊業界人士擔心,若新加坡未能控制疫情,首先「旅遊氣泡」就不會做得成,繼而影響本港旅遊業,甚至本港經濟的復蘇時間。香港醫學專家亦認為,相關個案目前不會影響落實有關安排,惟如果樟宜機場確診個案引發大型群組爆發,就可能要重新檢討安排。
自封關以來,航運業就遭受重創。上周,本港最大航空公司國泰宣佈大規模裁員重組的消息震驚全港。國泰一次性裁員近6000人,且停止旗下港龍航空運營,此次裁員行動不僅是國泰史上最大,亦創下本港歷史最大規模裁員,而「幸運」留職的國泰員工還要面臨不同程度的減薪。連如此大型企業都不得不選擇以裁員來縮減開支、勉強續命,更何況更多的中小企業乃至小商戶。
其實,為救經濟、救就業,特區政府已投入3,000多億元推出多項支援措施,並多管齊下重啟經濟,如與新加坡達成推行「航空旅遊氣泡」協定,希望吸納海外遊客抵港。這些救經濟舉措,確實為本港相關行業帶來喘息空間,但對整體經濟振興作用不大。不同於內地市場廣闊,擁有逾13億消費群體,刺激內需可快速帶動經濟反彈復蘇;本港只有700萬人口,內需市場對經濟刺激作用有限,坊間呼籲實施健康碼、恢復與內地和澳門來往的聲音亦愈來愈多。
但本港與內地實施正常通關的前提,是本地確診個案「清零」。國慶假期,內地青島出現確診個案,當地5天完成1,089萬人的全民檢測,最終在短時間內防止疫情擴散。本港目前每日檢測能力,公營機構已達7,000,私營機構更達7萬,有能力實施強制檢測計畫。內地多個城市、澳門都能夠實現本地確診個案「清零」,香港無理由不行。現在,可否通關的主動權已不在香港手中,本港應借鑒內地控疫經驗,果斷推行全民強制檢疫,斬斷社區病毒傳播鏈。早日「清零」,早日推出健康碼,與內地實現正常通關,才能擁有更多底氣和空間挽救經濟,才是本港經濟擺脫困局、重現曙光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