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十七次會議,立法會內務委員會在公民黨立法會議員郭榮鏗「英明領導」下,仍然未能選出內委會主席,以至超過九十條法案或附屬法例未能進一步審議。不少人不明白,為何能在一次會議完成的事,可以拖延了半年仍未處理好,答案很明顯,就是郭榮鏗與其他泛民議員狼狽為奸,以選主席之名,行拉布之實。直至昨日,內委會在主席李慧琼另行召開會議的情況下才打破僵局,處理到積壓已久的法案,其實若建制派及早行動,內委會爭議亦不會拖到今日。
會議廳如示威現場
放眼昨日由李慧琼召開的內委會會議,絕對如同街頭的示威現場一樣,泛民議員為阻撓會議,有些試圖衝到主席台,激進如朱凱廸的本土派議員,甚至一度欲「爬牆」翻到主席台去,結果,在單一會議裡,就有十名泛民議員被逐出會議廳,之後會議才得以正常地進行。對於內委會爭議,如果建制派一早「硬起來」,可能困局早就解決了。
本來,內委會的困局,外界近乎是「不知道」的,直至港澳辦、中聯辦相繼發聲批評郭榮鏗等泛民議員拉布,質疑郭榮鏗涉嫌公職人員行為失當,建制派才有一點「如夢初醒」的感覺,之後立法會主席梁君彥向外尋求法律意見,得到內委會主席李慧琼有權另召會議處理積壓法案,建制派才「真正行動」,有人或會批評建制派反應不夠快,但從另一角度看,建制派如今知道面對無理的政客必須果斷行動,以後面對滋事的泛民議員,自然就無需客氣。
未來挑戰 定必更多
隨著泛民議員越來越激進,甚至再無道理可言,建制派往後在立法會的工作,肯定只會越來越艱苦,就以昨日的內委會會議為例,激進派朱凱廸及陳志全玩衝擊,是預期之內,但昨日在會議試圖走到主席台的,還包括民主黨甚至公民黨的議員;如果在來屆的立法會選舉,有更多激進派晉身立法會,立法會過往的規矩、禮儀以及慣例,必定不復存在。
距離新一屆立法會選舉還有大約四個月時間,泛民政客正在全港五大區協調參選人以及準備初選,據說願意參與協調的各路人馬,都表明支持會運用或「積極運用」財政預算案否決權,這種未參選先揚言會攬炒的論述,會否得到市民支持?如果讓泛民或本土派人士在立法會取得過半議席,由平常的議案、法案、撥款,到施政報告及財政預算案,豈非全部會被否決?不要以為此等立法會事宜與諸君無關,因為立法會運作不了,小至交通津貼,大至社會福利金都會泡湯。所以,立法會事宜和選舉,大家都是Stakeholder(持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