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港網訊】記者馮仁樂報道:本港確診新型冠狀病毒個案持續上升,觸发市民不安,再加上出現不同負面聲音影響,市面掀起糧食及日用品搶購潮。本港多家食品供應商的代表昨日中午舉行聯合記者會,強調本港的貨源充足,售價穩定,呼籲市民毋須搶購、保持冷靜。政府強調,疫情防控措施不會影響內地與香港貨運,目前食品供應正常,譴責造謠者居心叵測。
香港食品業界昨日舉行記者會,強調目前香港的米、蔬果、豬肉、魚類、冰鮮家禽、雞蛋等貨品供貨穩定,市民毋須搶購及擔心。香港食品委員會主席、港九果菜行工商總會副會長吳永恩表示,近日媒體及網絡出現不同負面聲音,令不清楚的市民搶購某些日用品和食用品,這樣的恐慌其實沒必要,希望市民相信他們,不會在供應方面出現問題。
吳永恩表示,目前果菜貨源充足,農历年初一至初三偏貴,但初四起批发價穩定,其後並無大幅上升。當被問及所有內地來港人士強制檢疫14天的政策對業界影響時,他強調自己支持特區政府讓貨物進港,但要加強檢疫,貨車司機的過關時間大概增加15分鐘,但相信不會轉嫁至運貨成本。若司機也要強制檢疫14天是不可行,因為通常一名司機只能指定駕駛一輛貨車。
食米存貨連儲備2.5萬噸
香港米行商會理事長陳建年表示,香港的米來自泰國、越南等地,僅7.7%來自內地。由于食米是法定儲備商品,業界今年首季已儲起1.3萬噸,各商號亦儲存1.2萬至1.4萬噸,足夠全港食用1個月。他認為市民不用擔心無米供應,只是疫情剛发生在農历年的貨運真空時間,加上市民平時只買一包米,現時卻一口氣買十包八包,令供應不能即時補充。他續說,如果市民不再瘋狂搶購,貨架上的米很快就會回來。
湖北運港豬肉佔總量不足一成
香港豬肉行總商會理事長許偉堅表示,除年初一至年初四較缺貨外,來貨已回复到爆发疫情前,本地屠房每日供應量有1800只豬,他請市民安心,豬肉供應會保持。他提到,湖北運港的豬肉佔10%以下,因此對來貨的影響有限,商會正與入口商保持密切聯絡,會努力爭取更多供應。至于冰鮮雞鴨鵝和本地雞方面,供應量亦穩定,加上酒樓近日的需求量大跌,貨量足夠供應香港,批发價無上調。蛋類方面,存倉和價格也穩定。
海鮮商會代表亦表示,因應春節前廣東省漁業局着漁船暫勿出海至本月9日,本港魚類的供應是少了,但東南亞急凍貨有大量供應,而且本地的養殖也充足,價錢亦較去年平,代表貨源非常充裕。
議員籲商戶保持合理價格
立法會批发及零售業議員邵家輝表示,市民不需要囤積貨物,囤積會讓大家不方便,呼籲保持冷靜,不要恐慌。他又呼籲零售商、批发商和供應商,盡量保持合理價格,以便安定民心,共同抗疫。
另外,多家主要超市昨早已不斷補貨,但多區仍然出現「盲搶潮」。記者傍晚在香港仔2間超市发現,多個廁紙及食品貨架已被一掃而空。有惠康超市貼出「限購令」,近日成為搶購目標的糧食和日用品,限制每種類每人只可購買兩件。
物流署多渠道采購防疫用品
口罩已成為對抗疫情重要物資,「撲口罩」近日已成全港市民生活重要活動。政府物流服務署(物流署)昨日表示,一直透過不同途徑搜購口罩及防疫物品,由于市場供應緊張及各政府部門的緊急需要,物流署已循多個渠道以直接采購的靈活方法向供應商取貨,以求早日鎖定貨源。
郵政繼續「口罩先派」原則
发言人稱,物流署亦已經透過多個政府部門,包括香港經濟貿易辦事處及個別人士轉介,接觸不同國家的供應商全球搜購口罩及防疫物品。物流署亦透過公開招標以便涵蓋更多供應商,務求盡快搜購所需抗疫物品。但現時各類防疫物品供應十分緊張,尤其是囗罩,有些地區更實施出口管制,所以采購工作十分困難,但物流署會繼續透過不同途徑盡力采購所需物品。
此外,就2月5日晚有人在社交媒體上對空郵中心處理載有口罩的郵件提出關注,香港郵政昨日澄清,指空郵中心自農历年假後一直優先處理內載口罩的特快專遞郵件,並不存在積壓情況,又稱所有抵港交付空郵中心的郵件,經香港海關檢查後會即時處理,並按址投遞,並不需要審批方可发貨。香港郵政會繼續以「口罩先派」為原則,安排優先派遞此類郵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