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港網訊】垂誼樂社獲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將推出全新的「賽馬會樂・憶古蹟」計劃,用音樂訴說古蹟──大館──背後的故事,同時為世界知名藝術家及香港年青樂手提供合作及演出平台,並為公眾呈獻別具意義和更深入的音樂體驗。計劃將於2019年9月14及15日正式啟動,在大館舉行多場音樂會及一連串免費公眾活動。
大館是全港最大型的活化項目之一,在這裡上演用音樂訴說歷史故事的音樂會最適合不過。社區音樂會以「磨難與贖償」為題,為觀眾帶來巴托克及蕭斯達高維契等作曲家的不朽作品,透過音樂訴說他們在戰亂期間遭遇的打擊和壓迫。
屆時,國際著名大提琴家李垂誼、小提琴大師姜東錫、來自柏林愛樂的小提琴家祖治(Dorian Xhoxhi)、中提琴家管尼斯(Sebastian Krunnies)將聯同多位本地演奏家,包括周樂娉、周樂婷、梁益彰、楊程皓及姚詠瑜,演繹多首源於動盪時代的作品。9月14日的揭幕音樂會更將首度呈獻垂誼樂社「作品徵集」得獎者梁恩庭,以大館為創作靈感的作品。
除9月14日的揭幕音樂會外,垂誼樂社將於同日舉辦兩場免費大師班,讓觀眾近距離觀摩大師親授演奏技巧。9月15日下午亦有免費導賞與音樂會,讓觀眾透過導賞與音樂體驗大館的古蹟與藝術。
「賽馬會樂.憶古蹟」社區音樂會:磨難與贖償
日期:2019年9月14日(六)
時間:上午11時45分
地點:大館賽馬會立方(香港中環荷李活道10號)
演奏曲目:
德布西 ─ G小調小提琴奏鳴曲
蕭斯達高維契 ─ E小調第二鋼琴三重奏,作品67
梁恩庭 ─ 為小提琴、中提琴及古箏創作的委約作品
舒曼 ─ 降E大調鋼琴五重奏,作品44
音樂家:李垂誼(藝術總監/大提琴)| 姜東錫(小提琴)| 梁益彰(小提琴)| 祖治(小提琴)| 管尼斯(中提琴)| 姚詠瑜(中提琴)於2019年9月15日演出 | 周樂娉(鋼琴)| 周樂婷(鋼琴)| 楊程皓(古箏)
門票:港幣320元(不設劃位,門票現於購票通發售)
「賽馬會樂.憶古蹟」計劃免費公眾活動
李垂誼大提琴大師班 | 2019年9月14日(六)下午3時
姜東錫小提琴大師班 | 2019年9月14日(六)下午4時30分
免費導賞與社區音樂會 | 2019年9月15日(日)下午2時及4時 (節目包括蕭斯達高維契、巴托及德伏扎克作品)
以上活動需事先登記,名額有限,先到先得。公眾可於垂誼樂社網頁登記。



關於「賽馬會樂‧憶古蹟」計劃
垂誼樂社獲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於為期三年的「賽馬會樂‧憶古蹟」計劃中,藉音樂推廣香港古蹟。此項目通過大師班、走訪校園及專題音樂會及導賞活動等,為世界知名藝術家及香港年青樂手提供合作演出平台,從而栽培香港年青音樂家,並為公眾提供別具意義和更深入的音樂體驗。
關於垂誼樂社
垂誼樂社於2010年成立,為香港一註冊慈善團體,獲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藝術發展配對資助計劃」資助。樂社秉承著名大提琴家李垂誼的理念,透過跨文化交流和合作,致力推廣音樂藝術及音樂教育。除每年邀請海外及本地著名音樂家於「樂‧誼國際音樂節」演出外,樂社獨有的「樂‧憶古蹟」音樂會系列走進本地歷史建築演奏,將音樂與社區連結起來。此外,「樂‧啟夢想」計劃,讓香港年輕樂手毋須遠赴外地,也能與來自世界各地的頂尖音樂家切磋技藝,提升演奏水平,在藝術上追求卓越。點擊這裡可了解更多。
(圖片由主辦方提供)
原文鏈接:http://www.orangenews.hk/culture/system/2019/09/09/010125938.s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