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港網訊】對於江湖人來說,夜晚顯然比白天更重要,不論是月黑風高殺人放火,還是歌樓酒館大碗喝酒大塊吃肉,都是更加適合在夜裡發生的江湖節目。因此,在武俠小說作家筆下,那些作為夜行動物的江湖人,幾乎必備一種夜行神器:火折子。
金庸十五部武俠小說中,除了篇幅較短的《白馬嘯西風》、《鴛鴦刀》與《越女劍》之外,其他的小說都寫到了火折子,其中《笑傲江湖》一書就有好多處出現火折子,如第十一章:「陸大有大喜,忙道:『是小師妹麼?我……我在這裡。』忙晃火折點亮了油燈,興奮之下,竟將燈盞中的燈油潑了一手。」
第二十章:「又走了數丈,黃鐘公停步晃亮火折,點着了壁上的油燈,微光之下,只見前面又是一扇鐵門,鐵門上有個尺許見方的洞孔。」
從金庸的描述,我們知道,火折子可以隨身攜帶,需要使用時才掏出來,一晃便能夠點亮。我們看古裝影視作品中的火折子,使用更是如同現代的打火機一樣方便,火光也如同電燈一樣亮堂。
火折子當然不是金庸的發明。清末民國藝人張杰鑫根據《施公案》與《彭公案》改編的長篇武俠評書《三俠劍》,就頻頻提到火折子這一照明神器:「(白鬍子老者)語畢,由腰間取出火折子,晃燃着,惡賊一看,正是白天那位老頭。」
成書於清代的神魔小說《濟公全傳》也出現了火折子:「三個人把鼻孔塞好,華雲龍把熏香盒子點着,一拉仙鶴嘴,把窗紙通了個小窟窿,把仙鶴嘴擱了進去,一拉尾巴,兩個翅膀一扇,這股煙由嘴裡冒進屋子裡去。此時陳亮、雷鳴來到樓房上前坡趴着。三個人覺着工夫不小了,把熏香盒子撤出來收好,把上下的窗戶搞下來,三個人躥到屋裡,華雲龍一晃火折把燈點上。此時那三位姑娘都被香薰過去,人事不知,這乃趙員外一個侄女兩個女兒。」
但是,除了少數江湖題材的清代評書與小說,我們在歷史文獻中很難檢索到關於「火折子」的記載。很可能這種點火方式出現的時間比較晚。古人最常用的點火工具,其實並不是傳說中的火折子,而是火刀(又稱火鐮)、火石與火絨三件套。生火時,火刀與火石相擊,迸發出火星,火星落在火絨上,燃燒起來,便可以作為火種。
清人筆記《鄉言解頤》將火刀、火石與火絨列為日常生活必備的「隨身寶」:「鑽木映日,皆可取火,而總不若火鐮之便。鄉人謂與火石、火絨子為隨身三寶,非謬讚也。」行走江湖的大俠們,想必也需要帶着這「隨身三寶」。
從宋元明清時期的小說、戲劇、評書中,我們可以非常容易地找到關於火刀與火石的記載,比如元雜劇《張生煮海》有段唱詞是這麼說的:「小生張伯騰,早到海岸也。家僮,將火鐮、火石引起火來,用三角石頭把鍋兒放上。你可將這杓兒舀那海水起來。鍋裡水滿了也,再放這枚金錢在內。用火燒着,只要火氣十分旺相,一時間將此水煎滾起來。」
成書於元明之際的施耐庵《水滸傳》寫道:「眾人身邊都有火刀、火石,隨即發出火來,點起五七個火把。眾人都跟着武松,一同再上崗子來,看見那大蟲做一堆兒死在那裡。」
清代公案小說《施公案》寫道:「且說小西叫聲:『哥們,誰帶着火鐮打火,咱們進屋去照照,還有賊人沒有?』楊志答應,立刻打火引着火紙,進房點着燈,搜了搜,只彥八哥一人,也把他上了綑繩,拉到外邊。」
大約在宋朝時期,還出現了一種形制跟今日火柴差不多的引火工具,叫作「發燭」,又叫「引光奴」、「火寸」、「焠兒」、「取燈兒」。晚清時西洋火柴傳入中國,老北京人還將火柴稱為「洋取燈」。宋人筆記《懶真子》載有司馬光年輕時秉燭夜讀的故事:「溫公嘗宿於閣下,東畔小閣侍吏唯一老僕。一更二點即令老僕先睡,看書至夜分,乃自罨火滅燭而睡。至五更初,公即自起,發燭點燈著述,夜夜如此。」這裡的「發燭」便是宋朝人使用的「火柴」。
那麼「發燭」究竟是怎麼樣的呢?據北宋陶穀《清異錄》的記述:「夜中有急,苦於作燈之緩。有智者批杉條,染硫磺,置之待用,一與火遇,得焰穗然。既神之,呼『引光奴』。今遂有貨者,易名『火寸』。」
這種小杉條長約寸許,一頭塗有硫磺,從形態看,跟今日的火柴很接近。不過火柴可以自發火,「火寸」則不能,只能作引火之用。使用時,大概需要先用火刀、火石生火,再用「發燭」引火。
至遲在北宋時,「發燭」已經是市場上可以買到的日用小商品了,從《清異錄》的記載「今遂有貨者」便可以看出來。到了清代時,又出現了一種叫作「火煤子」的點火器具,從史料的記載看,這種「火煤子」跟宋朝人的「發燭」差不多,使用時需要在火源點火。我們看晚清譴責小說《官場現形記》提到的「火煤子」:「(賬房師爺)拿簿子往桌上一推,取了一根火煤子,就燈上點着了火,兩隻手捧着了水煙袋,坐在那裡呼嚕呼嚕吃個不了。」但此時已有一種不用點火的「火煤子」,又叫作「火煤筒」、「火紙筒」,一般用竹筒或金屬筒製成,裡面填充有燃燒着的火絨,平時圓筒有蓋子蓋着,使火絨因為缺氧而處於半燃燒狀態,使用時擰開蓋子,用口一吹,或者用力一晃,便火種復燃。我們從清代的一些小說、筆記中都可以看到這種「火煤筒」:「王玉陽見房門半掩,用手推開,果見長生子陪着一個絕色的妓女坐在床邊打瞌睡,玉陽一見忍不住笑,桌子上有個火煤筒,拿過手來,輕輕將火敲燃,向着長生子臉上一吹,煤火亂飛,撲在那姐兒面上,燒着細皮嫩肉,猛然驚醒。」(《七真因果傳》)
說到這裡,你會恍然大悟:這「火紙筒」不就是武俠小說中的火折子嗎?是的。所謂「火折子」,便是清人常說的「火紙筒」了。江湖人(如《埋憂集》記載的小偷)有時會隨身攜帶這種「火紙筒」。不過,「火紙筒」絕不像古裝電視劇所描述的那樣神奇,一吹就着,一晃就亮,功能賽過打火機。事實上,要將「火紙筒」吹着,是需要技巧的。而且,「火紙筒」保存火種的時間也有限,不可能幾天幾夜都不熄滅,所以古人一般將「火紙筒」用於抽水煙。至於習慣夜行的江湖好漢們,為保險起見,還得隨時帶着火鐮、火石與火絨子這「隨身三寶」。
原文鏈接:http://www.orangenews.hk/culture/system/2019/05/21/01011711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