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港網訊】香港第一間新聞教育機構,是名小說家傑克(黃天石)所創辦的「香港新聞學社」。該社於1927年創辦,但只辦了兩屆,便於1931年結束。五年後,原新聞學社副社長、《工商日報》副社長關楚璞,又與《循環晚報》總編輯黃育根、名小說家侯曜、專欄作家黎伯挺等創辦了「生活新聞學院」,它在組織和施教方面,大體和黃天石的「香港新聞學社」相同,都是夜間上課。
這時香港報業相當發達,著名日報有《華字日報》、《循環日報》、《華僑日報》、《工商日報》,而「小報」就更多了,計有《探海燈》、《骨子》、《春秋》、《胡椒》等十餘份。港人讀報興趣至濃,而欲投身新聞界者亦至多,所以開設新聞學院,應該是大有可為的。不過,這門「新聞」學科,畢竟是新創,還有,當時在香港和廣州的社會裡,做家長的都希望子弟修讀政治、經濟、法律、醫學,俾將來能做官,做律師,做醫生,而不想子弟入新聞界服務。
當時的新聞學院,雖然也是晚上上課,以方便白天要工作或讀中學的人。但「生活新聞學院」創辦之後,報名者未如理想。為此,關楚璞、黃育根等人並不灰心,還是依照原定方針辦下去。
「生活新聞學院」開辦時,學生僅得三十餘人。三個月後,只剩下十五人,半年後僅得七人。這些學生有的可能沒有興趣,有的可能沒有經濟能力。那時的學費每月五元,有錢的人當然不成問題,但家境窮困者,五元也是一個不輕易負擔的數目,因為在當時的香港社會,女傭月薪也不過三四元,五元錢足夠一個人每月伙食而有餘了。
在學生寥寥無幾的情況下,關楚璞、黃育根、侯曜、黎伯挺等人仍不灰心,該學院特設「陽秋通訊社」,學院就在社內實習,夜裡發稿完畢,則聯袂到《循環日報》練習做校對、寫稿、編輯等工作。除此之外,還常請名人到校演講,並且向香港各大報社提供本地新聞消息。後來,「生活新聞學院」遷址,改名「香港文化事業社」,出版《廿世紀周刊》,承辦《循環日報》的副刊:「香港文藝」和「兒童周刊」,俾學員得到實習機會。
辦新聞教育者如此苦心的培植幼苗,是希望對新聞界,對社會有點貢獻,只可惜創辦人什麼報酬也不要,但新聞學院的房租總要給人。最後,連房租雜費也難支付了,而關楚璞又到新加坡任《星洲日報》總編輯,侯曜則專心搞電影。這樣一來,「生活新聞學院」就要被迫結束了。
香港因地域關係,居民以廣東人佔絕大多數。在1932年「一二八戰役」(日軍進侵上海)之前,香港是很少外省人的。到了1937年7月7日,我國對日抗戰之後,因平津相繼失陷,外省人到港的漸多,其中還有許多著名新聞和文化界人士,如成舍我、胡政之、羅吟圃、鄒韜奮等。
香港的新聞教育機構,第一所是黃天石創辦的「中國新聞學院」,第二所是關楚璞、黃育根辦的「生活新聞學院」,第三所是郭步陶、金仲華辦的「中國新聞學院」。其中,以第三間開辦的時間最長。它由1939年4月創辦,至1941年12月8日,日軍侵入香港時停辦,到1946年5月又恢復,到1949年又再告結束。在1949年5月至1950年4月底,由大陸來香港的人士,數達百萬人,使香港人口增至二百六七十萬人,其中有許多是隨同家人到此的青少年。香港原有學校,當然無法收容這麼多青年。因此,香港教育司在1951年開辦了「高級漢文夜學院」,內設文科、商科、新聞科。香港政府辦新聞教育,便是以「高級漢文夜學院」始。該學院後來改為「官立文商專科學校」,採三年制,招收高中畢業生,相當於今日香港的專上學院和大學,上課時間為晚上七時到九時。該校固然為來港後失學的青年而設,亦為方便日間有工作,利用晚上深造的青年而辦,所以大受歡迎。
新聞科的課程,乃根據國內外的大學新聞系課程編教,計有新聞採訪、新聞圖片、電訊翻譯、報業法規、報業管理、廣告學、編輯學、特稿寫作、評論寫作、世界報業、新聞資訊、邏輯學、現代世界史、經濟學、政治學、民刑學、政治地理等。看了新聞科的課程,便可領會當一名新聞工作者,並不簡單。除了有上述各門學問之外,還要能寫、能訪、能編、能譯才行。
那麼,首間正式開辦新聞傳播系的大學是哪間?我們下回才談。
原文鏈接:http://www.orangenews.hk/culture/system/2019/05/07/01011614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