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港網訊】在新冠疫情下,2.1萬名跨境學生已經3年沒有到香港學校上面授課堂,為其學業與成長帶來莫大挑戰。隨着兩地通關邁向復常,香港特區政府教育局昨日表示,因應相關配套的準備,預計中學跨境學生可於2月第二個星期內恢復每日回港上實體課,小學及幼稚園跨境學生則可於2月下旬回港上課,較早前公布的2月1日及15日延後約一星期。多名本港中小學校長昨日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復課時間延後雖然可能會令部分人感到失望,但若能藉此爭取時間確保各項安排妥當,亦會理解及體諒。他們指出,家長及學校同樣希望能做到快測代替核酸檢測要求,並盡快開放餘下各口岸便利學生返港,及向他們提供一站式支援,促請政府盡快落實公布詳情。
明愛屯門馬登基金中學校長袁國明昨日表示,對跨境學生及學校來說,未必需要急於2月1日就回校,重點在於是否所有事情都已安排妥當,故「遲一星期確保穩妥亦算合適」。
校長:校巴服務需時準備
他解釋,2月1日恢復全日面授後,學校午膳、課後活動等都可能有調動,推遲跨境生來港復課也有好處,「可讓學校先集中精力做好全校全日面授,待完善暢順再讓跨境生回校會更有保障。」
他直言,不少人都覺得「跨境生每日做核檢並不現實」,加上有部分口岸未宣布開關,校巴服務具體安排也未能落實,隨着疫情放緩,希望兩地相關部門能在多出的一星期內取得突破,又建議教育局可為跨境生設立專門的一站式服務網頁,為學生和家長提供包括防疫、交通、心理及學業等復課支援。
北區中學校長會主席方奕亮亦指,跨境生復課細節「不要勉強也不急在一時三刻」,應準備妥當才落實,而目前最待解決的事項是核酸檢測要求,各界都希望能以快測替代。
他提到北區學校跨境生人數較多,希望教育局可容許學校校本安排分段復課,例如先讓高中生回校,再安排初中,「讓學校有更充裕時間照顧學生適應,部署也會做得較好。」
議員盼盡快公布確實進展
立法會教育界議員、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副主席朱國強形容,跨境生家長對延後復課或感到少許失望,但應該能理解,「畢竟復常通關是兩地的事,有很多協調預備工作要處理」,包括過境巴士牌照、證件以及司機和保姆等安排。同時,學童申請身份證及回鄉證需時,而近來申請所需時間增加,部分家長因資訊接收不便而遲了為子女辦理,「對他們而言順延復課可能是好事。」
他希望特區政府可盡快落實並公布相關詳情,特別是部分學校要同時顧及香港的實體課和為跨境生提供網課,人手挑戰較大,因此還是希望當局盡快公布確實流程進展,讓各方面都能及時準備,並落實以快測代替核檢,亦應開通包括羅湖、沙頭角以及蓮塘/香園圍等口岸,方便學生來港上課。
望學生像疫前般正常上學
鳳溪第一小學校長朱偉林則對延後復課表示失望,指該校原先準備下月初起有大量跨境生返校,為此已籌備了迎新活動和新春中華文化日歡迎他們開心回校,現階段只能繼續混合教學和線上活動,以照顧暫未能返港的跨境生,「這樣會令老師分心,亦會花費更多時間和人手。」
他希望延後復課所多出的時間,可讓包括檢測要求等限制能去除,證件、禁區紙、校車及人手調動等都能妥當,「讓學生真能像疫情前般正常上學。」
教育局昨日表示,就跨境學生恢復面授課堂的各項安排,特區政府一直與內地有關部門緊密聯繫,務求為跨境學生爭取更好的復課和通關條件及配套,包括檢疫、健康申報和通關安排,讓他們可以安全、有序、便捷回港參與面授課堂,待相關安排確定後,局方會盡快公布。
特稿:家長孩子做足準備 嘆三年網課影響大
對於恢復跨境上課需要延後,跨境學生家長周劍鋒昨日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未有感到太失望,「過境申報及檢測安排需要多些時間商討,現階段尚未準備充足,延遲是可以理解,同時也可讓家長和學生有多些時間準備。」他表示,兒子已有三年沒回港上實體課,只能在深圳上網課,形容他「極之盼望回來上堂」,因此當早前宣布免檢疫通關及跨境生在農曆新年後有序復課,他們就立即着手準備工作,昨晚他特別帶同兒子前往做核酸採樣,準備來港熟習返校的交通路線,以及辦理證件和購置校服等。
周劍鋒說,現時過關要求確較繁複,尤其核酸檢測需要長時間排隊,「希望會有些便利措施安排。」他表示,小朋友在復課初期會面對適應困難,例如要比上網課時更早起床,如未有校車服務亦需要自行回校,作為家長要在照顧孩子和工作間調節,例如要更早預備早餐和送他到口岸等。
他又提到,三年的網課對兒子學習或身心成長都造成很大的負面影響,「包括上課時不專注,缺少課外和體育活動,以及沒有與同學及老師的社交相處,亦少不免有各種的擔心和焦慮」,隨着教育局有較為明確的復課時間,他坦言已舒一口氣,他期望各項復課安排都順利進行,學校亦可多給予跨境生更多關心和更多配套。
周劍鋒兒子周子軼現為鳳溪第一小學五年級學生,對於即將復課,他說:「這三年都沒有返學校見老師跟同學,好開心可以見到他們,雖然可能要自行返學,但我都會堅持。」
在港租房陪讀 家長大破慳囊
另一跨境學生家長佟姐亦感慨說,其現就讀中二的二女兒在疫情期間艱難地度過了小學升中的過程,為有更多面授時間,兩年前自己陪着她到香港讀書,丈夫則在深圳照顧即將高考的大女兒,從最初暫時寄居朋友家中,到後來自己租房,一家人生活開支大幅提升,更要忍受與家人分居兩地的不便和煩惱。值得欣慰的是,二女兒在困難條件下仍十分懂事,最終升讀理想中學,「不過學習壓力也頗大,為跟上學習進度,我們還是一直在香港住。」
去年底復常通關消息發布,但跨境生復課安排細則遲遲未公布,佟姐的心也一直七上八下,「因為在香港的房子3月租期就到了,擔心返校再推遲。」如今,教育局計劃中學生可於2月第二個星期返校,令她鬆了一口氣,但仍關注核酸檢測要求實在不便,希望能以快測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