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珠海多措並舉加速建設5.0產業新空間
作者:黃鶴林 劉梓欣   來源:南方日報    2022-08-19 11:14

【識港網訊】一周前,珠海高新區赴深舉辦5.0產業新空間推介會,推動深珠兩地實現產業、創新、人才對接,促進珠江口東西兩岸融合互動發展。上月底,珠海舉行5.0產業新空間集中開工(簽約)儀式,26個項目簽約落戶,投資總額達560.05億元。

一個個重大項目如同“超級引擎”,不僅是穩投資、促增長的“壓艙石”,更是推進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強心劑”。今年以來,珠海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緊扣“產業第一、交通提升、城市跨越、民生為要”的工作總抓手,推動產業蓬勃發展。上半年,珠海完成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748.61億元,同比增長8.5%,增速排全省第二;工業投資同比增長39.9%,增速高於全省21.8個百分點。

珠海,正以“青春之城活力之都”的奮發姿態,加速邁向“萬億工業強市”,在全省“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格局中勇當輻射帶動珠江西岸加快發展、促進東西兩岸融合互動的核心城市,打造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發展新引擎。

新空間

“拿地即開工”

衝刺萬億工業強市

從高空俯瞰珠海金灣,平沙西南,黃茅海畔,高欄港高速西側,昔日兩片空地正在以令人驚嘆的速度發生變化——上百台打樁機同步運轉,數十台工程車來回穿梭,如火如荼的景象令人印象深刻。

這裡正在打造珠海在建規模最大、配套最齊全的5.0產業新空間項目。位於該地的平沙電子電器產業園、珠海西站電子信息產業園,從拿到施工許可到開工,僅用時兩天,近800名施工人員火速完成集結。

“像這樣大體量的施工準備,正常情況下需要一個月,我們壓縮到兩天就完成了。”華髮集團華港投資建設有限公司執行董事朱佳富說。

快,是珠海吹響“產業第一”攻堅戰嘹亮號角的必然要求。

“為改變‘項目等土地’‘土地等項目’的局面,我們加快實施‘拿地即開工’‘交地即發證’‘交驗即發證’模式。”珠海市自然資源局有關負責人說,這三大模式從“串聯辦理”變為“並聯辦理”,有效破解了產業項目審批落地環節多、流程長、落地慢等問題。

原本最快需要一個半月時間辦理的多項許可證,如今縮短至兩個工作日內同步核發。數據是最好的例證,截至6月末,珠海全市計劃2022年內開工5.0產業新空間項目(不含鶴洲新區,不含建築面積10萬平方米以下項目)共41個,開工建築面積達941萬平方米。

一批按照“低成本、高標準、規模化、配套全、運營優”5.0標準建設的產業新空間相繼湧現,為重大項目和產業發展提供載體支撐。

以大灣區醫療器械生物醫藥產業園為例,該5.0產業新空間是聚焦醫療器械、生物醫藥的專業化園區,集檢測、試驗、研發、生產功能於一體,可滿足各類企業“拎機投產”。

不僅如此,園區還按照城市級配套思路,構建產業服務生態,在園區內及周邊配備商業、人才安居住房、工業鄰里,使產業社區不僅成為工作場所,也成為產業人群的生活場所。

“我們看中珠海高新區集成電路產業的發展潛力,這裡沉澱了大量優秀的產業人才。”選擇投資珠海的武岳峰科創合夥人劉劍說。

築巢引鳳,項目來棲,產業集群在珠海加速形成,數據顯示,近期,珠海擬簽約的億元以上重點項目就有68個,投資總額約757.05億元。

新探索

全國首部地方性法規

守工業用地紅線

產業發展呼喚新空間。盤活土地資源、給工業用地劃紅線,珠海正以立法保障力促“產業第一”。

今年6月1日,《珠海經濟特區工業用地控制線管理規定》正式施行,這是珠海首次通過特區立法權嚴格管控工業控制紅線,也是全國首部專門規範工業用地控制線的地方性法規。

此前,珠海市人大常委會圍繞產業發展用地展開調研。調研發現,珠海市存在用地總量少、土地用途變更預期突出、產業用地退出機制不健全等問題,導致產業發展空間受限,亟待從制度上加以規範。

隨着法規出台實施,上述情況迎來一系列“破冰”舉措。

“立法為全市近200平方公里工業用地,劃定了最嚴法律紅線。”珠海市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副主任王詠霞說。

法規對工業用地設“雙底線”:全市工業用地控制線範圍內的總用地面積不得低於全市建設用地總面積的30%,工業用地面積不得低於工業用地控制線範圍內的總用地面積的75%。

同時,珠海還創新性對工業用地控制線分級分類管控,將除村集體留用地以外的所有已供工業用地均納入工業用地控制線。一級控制線內的工業用地應當特殊保護、嚴格管理,除法規明確規定的情形外,不得改變土地用途或者調出一級控制線區域範圍。工業控制線內城市更新項目嚴禁“工改商”“工改居”,嚴防工業配套項目“房地產化”。

“這些條款目的是穩定工業發展預期,打擊炒賣和囤積工業用地行為。”珠海市自然資源局總規劃師李清分析稱,通過立法將工業用地作為戰略資源加以保護,更有利於控制工業用地流失、穩定工業用地總規模。

為加大低效用地盤活和土地收儲力度,《珠海市6類低效用地整治行動指引》配套出台,指導全市各區統籌考慮產業政策、土地供應政策和土地市場運行情況,制定土地儲備3—5年滾動計劃。

“此次通過特區法規而不是規章或是規範性文件,對工業用地控制線進行管控,體現了珠海破解產業發展難題、築牢產業地基的決心與魄力。”珠海市人大常委會法工委主任雍靈說。

按照計劃,緊扣“產業第一”總抓手,珠海將在5年內統籌新增和盤活工業用地約50平方公里,首年熟地整備不少於7000畝,保障重點項目用地需求。

新引擎

精準招商

加速壯大新興產業集群

今年3月,珠海市人民政府與欣旺達電動汽車電池有限公司簽署項目投資協議,為珠海新能源產業鏈補齊了至關重要的一塊短板。

根據協議,欣旺達電池將在珠海投資建設欣旺達新能源生產基地項目。項目佔地面積約800畝,總投資120億元,完成建設後達到年產動力電池和儲能電池30GWh的產能,預計明年下半年可投產運營。

這是珠海新能源產業鏈精準招商的典型案例,也是珠海打好產業攻堅戰的精準打法。

當前,珠海正緊緊圍繞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集成電路、生物醫藥與健康4大主導產業,在智能家電、裝備製造、精細化工3大優勢產業集中用力,迅速做大做強全市“4+3”支柱產業集群。

招商引資是經濟發展的“源頭活水”,也是推動產業集聚的“最強引擎”。上月底,在富山工業城奠基儀式上,26個優質項目集中籤約,投資總額超560億元;全市連片規模最大、全省單一項目建設總量領先的5.0產業新空間開工建設。

這是珠海開足馬力推動項目落地的有效例證。今年以來,全市各區步入招商引資“加速度”:上半年,香洲區新引進千萬元以上產業項目290個;金灣區新引進千萬元以上產業項目299個;斗門區對接300多家企業,意向投資額約2511.86億元;高新區新引進千萬元以上產業項目295個,億元以上註冊(製造業)企業數80個。

一邊是如火如荼建設的5.0產業新空間,另一邊是快速落地的產業項目。在這背後,持續優化的營商軟環境是硬實力。

除開通24小時招商熱線,珠海還首創“企業管家”服務體系,為來珠投資客商安排專人專車,從客商落地到項目投產,提供實地考察、商務活動安排、手續代辦等一攬子的“管家式”服務。

隨着《珠海市全面深化改革2022年工作要點》印發,66項改革舉措中,26項務實舉措是圍繞產業發展而展開,旨在為做強產業集群、壯大實體經濟營造良好的制度和政策環境。

责任编辑:sz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