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港網訊】「裝飾藝術」(Art Deco)作為一種重要的藝術風格,從1925年至今持續地影響著世界各地的設計師和藝術家。香港城市大學展覽館即日起至6月30日將舉行「裝飾藝術:當法國與中國交匯」展覽,重現1920年代裝飾藝術在中法的藝術影響。
什麼是「裝飾藝術」?
回顧藝術史,在「裝飾藝術」產生之前,法國新藝術運動(Art Nouveau)提倡的是俗艷鋪張的花卉樣式,直到1925年「巴黎裝飾工藝博覽會」正式確立,「裝飾藝術」的優雅幾何線條、簡約而充滿活力的藝術風格旋即迷倒眾生。
譬如上圖中的鍍金石膏,即是「女神遊樂廳」的舞者Lila Nikolska模型,作者是Maurice Picaud(又名Maurice Pico),他是當時極具名氣的設計師和藝術家,圖為他為以演出英式諷刺趣劇聞名於世的「女神遊樂廳」(Folies Bergère)製作的浮雕塑像 ,成為裝飾藝術風格的象徵。
建築師、藝術家、設計師、鐵匠、玻璃匠和家具木工匠等,都成為裝飾藝術風格的推手。建築物如銀行、電影院、大酒店,甚至宮殿、私人住宅、百貨公司;交通工具如蒸氣輪船、車輛、飛機,以至最新潮的時裝、家具、珠寶與精品等都成為裝飾藝術的載體。
中法「裝飾藝術」的相互影響
城大展覽館總監范懿莎博士與Cité de l’architecture et du patrimoine壁畫與彩繪玻璃部主管Emmanuel Bréon擔任此次展覽策展人,他們從法國、香港與上海多家博物館、機構與私人收藏家藏品中,搜羅超過300件具代表性的裝飾藝術珍品,類別涵蓋日常生活物件、起居裝飾、娛樂場所建築等。
展覽將揭示當世人均以為「裝飾藝術」等同「法國巴黎」時,裝飾藝術風格實際深受中國影響,法國設計師及工匠皆受益於中國的藝術及技巧,周朝漆器、明清家具、絲綢、漆器與陶瓷等,都成為法國裝飾藝術家的靈感來源。這是藝術史上不可忽略的一個重要面向。
1920至1940年代裝飾藝術在中國的成功,充分體現在上圖設計精美的梳妝檯上。圓形鏡子、連接座椅的曲線和座椅本身均彰顯相同的圓形線條。配合木材之美,工匠藉此梳妝檯完美呈現裝飾藝術的精神。
家具方面,Jules Leleu和Ruhlmann製作在法國前所未見的矮桌,又引進莊重高貴的大型雕飾衣櫃,其裝飾與底座的靈感皆來自中國的原型。就連當代的新潮創作人,如Pierre Chareau的「小小中國客廳」和Eileen Gray的中式餐具設計,亦可見中國藝術的影響。
著名時裝設計師Paul Poiret不時以中國進口絲綢為客人裝扮;而Prelle等里昂絲綢名家,尤其愛向香港這個遠東商港取經,發掘原材料和圖紋,作為牆紙、窗簾、扶手椅蓋布的式樣參考。
作為舉足輕重的高級時裝設計師,Vionnet女士為現代女性創作上圖迷人的連衣裙。連衣裙優雅的直線綴有華麗裝飾,展現出典型風格的複雜幾何圖案。
裝飾藝術的簡潔和可塑性,讓中國的設計師創作一種融合中國文字和當地自然美感的中國裝飾藝術。
國內的裝飾藝術建築師,如負責1925年「巴黎裝飾工藝博覽會」中國館及1929年杭州萬國博覽會的劉既漂,以及曾經在法國求學的李幡等,皆為中國裝飾藝術的重要推手。
西方建築師亦加入中國裝飾藝術隊伍,把上海變成裝飾藝術建築林立的都會,如法商球場總會、法租界一系列裝飾藝術風格建築、和平飯店、大劇院、國際飯店、電影院等。Paul Landowski亦沿用裝飾藝術風格,設計孫中山先生紀念雕像。
香港的「裝飾藝術」縮影
香港亦不乏富裝飾藝術風格的建築物,如深水埗公立醫局、九龍協恩學校(1936)、聖瑪利亞堂(1936)、香港大學校長寓所(1948-50)、香港中華總商會大樓(1954)、亞皆老街中華電力總辦事處,以及1930年代在旺角太子道的一排洋房。
裝飾藝術在香港並不單單是形式的模仿,細節中也滲透中式元素,除配合本地居民需要外,更表現出本土意識和身份認同。
至上世紀末裝飾藝術潮流回歸,部分主要城市的大型酒店深諳這種重生之美,選擇以裝飾藝術風格點綴室內,如1980年代落成的香港君悅酒店,其鵝蛋形的大堂門廳、大堂門廳的華麗座地燈,那獨一無二的流暢曲線,靈感便直接來自Pierre Patout在1925年國際博覽會中亮相的宏偉精美花瓶。其他如巴黎凱旋門收藏家酒店、上海半島酒店等,幾位重要的裝飾藝術家的身影無處不在。
策展人范懿莎(Isabelle Frank)表示,裝飾藝術是一個很大的課題,希望通過本次展覽,從一個側面反映中法之間裝飾藝術交融的關係。
裝飾藝術:當法國與中國交匯
時間:3月6日-6月30日
地點:香港城市大學展覽館
原文鏈接:http://www.orangenews.hk/culture/system/2019/03/06/01011155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