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負保護孩子使命的香港保護兒童會轄下為3歲以下嬰兒提供24小時住宿及照顧服務的「童樂居」,近日竟被揭發最少有18名幼兒遭集體虐待。有居民目睹兒童院舍露天遊樂場有女職員虐童行為,包括大力扯兒童頭髮、插眼、拍頭、摑面等,甚至扯起爬行的孩子扔到在地,暴力惡行簡直令人髮指。據悉,香港2021年前三季度共有871宗虐待兒童的刑事案件,其中444宗身體受到虐待,比2020年同期上升約七成。這一數據令廣大市民痛心。
再縱觀聯合國多家機構2020年的調查報告,全球每年約10億兒童遭受身體暴力、性暴力或社會心理暴力,導致受傷、殘疾或死亡,占到全球兒童總數的一半,而新冠疫情和防疫措施可能使情況進一步惡化。虐待兒童事件如此高發,讓人為此揪心不已。呵護兒童免于暴力本是成年人的職責所在,但其卻將兒童視為私產隨意處置,冷血行為令人深思。
虐待兒童不獨某國某地特有,但不少國家早已對此引起重視,相關經驗值得我們分析借鑒。只有承認實際情況並嚴肅對待,虐童的毒瘤才能儘早切除。
如何定義兒童被虐待?
不同國家對兒童虐待的界定有所區別,但各國均認為虐待兒童包括打兒童造成兒童傷亡;對兒童進行性虐待;讓兒童過度工作盤剝兒童等。虐待兒童的定義隨著實踐發展也在不斷完善變化,美國最早僅要求對兒童身體的虐待進行舉報,如殘暴毆打和身體傷害,後來的舉報法要求身體虐待和忽視都要舉報。如今的舉報範圍則更加寬泛,如兒童處於人身危險、兒童沒有得到必要的照顧和監管、兒童經歷嚴重的情緒問題等。另外,美國大多數州要求「有理由相信」或「有理由懷疑」一個兒童受到了虐待或忽視時也要舉報。
如何有效處置兒童被虐待?
在接到兒童遭受虐待舉報的24 小時內,調查員需要對兒童和家庭(單位)及時開展調查,要看兒童目前是否安全,是否需要緊急避難場所。調查員要具備跟兒童溝通的能力,高效解讀孩子的言行,辨別資訊真偽。在調查過程中,如果調查員沒有足夠的證據來支持虐待兒童的報告,這種報告將被認為無效。如果有證據表明存在虐待或忽視兒童的行為,相關部門則認為舉報有效,案件將進入司法程式並轉讓給社會工作者,由其決定下一步措施。社會工作者會根據兒童的具體處境,作出不同的決定。如,通過上門服務或非上門服務來確保兒童是否處於安全狀態。在比較嚴重的狀態下,可以請求法庭下令禁止施虐者回家。如果事情到了無法挽回的地步,可以決定將兒童帶離家庭。
如何開啟被虐兒童新生活?
據文獻顯示,美國政府2012年花費在虐童案上的財政支出達到1240億美元,主要花費在受虐兒童的醫療、福利、教育、司法等方面。日本政府在各地建立了專門設施即兒童虐待諮詢機構,由專職的兒童商談員負責瞭解和處理事件,制定幫助施虐家庭的方案。日本民間組織也積極地行動起來,兒童虐待思考協會(1998年成立)就是其中的一個,該團體建立受虐兒童及施虐家長支援體制,幫助治療受虐兒童和施虐家長的心理問題。日本非營利組織還設立兒童訪談熱線,與一些兒科醫生、心理醫生、社會工作者聯網,及時傾聽虐待兒童的舉報,及時解決育兒困難。
以上做法都值得我們學習借鑒,也正如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所說,「從來沒有任何藉口能夠為暴力侵害兒童的行為進行辯解……保護兒童的健康和福祉,是保護我們共同的健康和福祉的核心關鍵,事關現在和未來。」讓我們共同努力,還兒童一個安全的環境。
本網評論員 One pie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