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內地儘快恢復免檢疫通關已成為目前香港最大的社情民意和市民最焦心的期盼。香港政府為與內地儘快恢復正常通關創造有利條件,宣佈自11月1日起,出入香港政府單位、圖書館、體育館、游泳池、市場、醫院、司法機構等場所,須使用「安心出行」應用程式。這是港府收緊防疫措施的重要一步,獲得了絕大多數公務員及市民支持配合。但令人遺憾的是,仍然有少數人抗拒,更有公務員捲入其中,不禁令人質疑這些抵制「安心出行」,阻礙香港通關的絆腳石到底安了什麼心?
「安心出行」自去年11月推出,至今快一年,在提高公眾防疫意識、協助追查確診個案方面發揮了一定作用。然而,儘管「安心出行」採取自願原則,也沒有設置追蹤功能,但仍遭到部分市民抹黑及抵制,要麽胡亂「填紙仔」應付,要麽以「白機」(新機或已格式化、內不含任何資料的手機)或假程式蒙混過關,導致「安心出行」作用大打折扣。11月1日是港府強制推行「安心出行」的第一天,在灣仔入境處大樓就有5人涉使用假「安心出行」程式,其中3人是公務員,2人是政府外判員工,引起輿論譁然。
試想,公務員帶頭違反政府抗疫措施,又怎能說服市民配合?連推行沒有追蹤功能的「安心出行」都阻力重重,又如何推行具備追蹤功能的「香港健康碼」與內地抗疫對接?此外,港人使用「白機」和虛假程式的情況也並非個案。在一些出售二手手機的店舖,過去生意慘澹,近日銷量急升,甚至掀起平價手機購買潮現象,原因就是一些人故意買這種手機應付進入政府場地,這種無知、自私、愚昧的行為完全不利於整個防疫大局,更涉嫌違反《預防及控制疾病規例》。港府推出「安心出行」的本意是為讓香港社會安心,讓內地社會安心。有些人公開抵制或陽奉陰違,不僅危害公眾衛生安全,也阻礙香港與內地通關,這安的是什麽心?其實,如非心中有鬼,又何必用假程式搞欺騙?
目前,與內地通關是香港的頭等大事,而擴大「安心出行」使用範圍和收緊免檢疫安排正是港府為此打出的一套「組合拳」,一方面有助追蹤受感染者,另一方面有助防止病毒從海外輸入,對抗疫防疫發揮積極作用。縱然這些措施帶來某些不便,但關係到香港經濟復蘇,因此作出一些妥協無可避免。政府和社會各界應積極配合,按照中央對通關的要求落實好一套「通關碼」,防疫效果若令各方都能安心,恢復通關才將指日可待,港人家庭才有望團聚,各行各業才有望復蘇,社會各界才有望融入大灣區發展藍圖。
本網評論員 One piec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