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過去有一個說法,如果香港確診「清零」持續28天,就可以與內地恢復通關。現在香港已連續20多天無本地感染個案,每日只有個位數的輸入個案,似乎符合了有關條件。然而,「清零28天」的說法是坊間流傳,從來都不是官方認可標準。最重要的是,抗疫形勢已變,病毒變種殺傷力更大,哪怕在外防輸入方面出現一個「漏網」之魚,足以前功盡廢。香港和新加坡曾多次討論「疫苗氣泡」,都因為疫情突然爆發而功虧一簣,最終是不了了之。事實證明,沒有足夠疫苗接種率基礎上的「清零」是靠不住的。除了接種速度慢,香港至今沒有健全嚴格的疫情追蹤機制也是一個大漏洞。香港只有並未得到嚴格實行的「安心出行」,追蹤機制聊勝於無,一旦爆發本地感染,後果嚴重;而討論一年多的「港區健康碼」遲遲未落地,遑論「流調溯源」。香港只有盡快健全疫情溯源追蹤機制,才能避免恢復通關可能對兩地帶來的風險。
【中評社】需要正視的問題是:因疫情“封關”超過一年半,香港與內地關係正面臨前所未有的考驗。早期港人將無法通關的原因歸責於港府疏漏的防疫政策,批評特區政府自身做不好防疫、隔離、檢測和疫苗接種,內地不可能不顧風險對香港“解封”,轉而肯定內地防疫專業扎實。然而,今年以來在港人對無法通關的負面、消極評論中,指向內地的比例已經從不到15%上升至近25%,負面情緒亦有所上升。值得一提的是,最急切期盼通關的港人,恰好是對大灣區認同感最強、與內地經濟社會與情感聯繫最密切的群體,牽涉面甚廣,至少有百萬之眾。疫情發生以來,他們的心態從希望到失望再到絕望,許多港人感慨,再多惠港政策“大禮”也不如兩地通關,未來的大灣區概念再怎麼吸引人也抵不上現在的通關返鄉!
【明報】通關這個話題在過去一年多炒得熱鬧。久而久之,大家似乎也不介意視通關為“救命”良方。通關救旅遊業,通關救酒店業,通關救那些有跨境學童的學校,通關救旅遊巴士司機……但在吵嚷熱鬧的環境裡,卻沒有人提出:如果半年仍未能通關,那些行業及其從業員將要面對一個怎樣的狀況?9個月後仍未通關,又怎樣?就算將來逐步或有限度通關,人流亦不會在短時間內回復以前的水準(例如2018年的5000萬內地訪港旅客人次),那麼相關的行業打算如何調整?等待高峰再現,訪客來港“報復式消費”?還是準備好行業的規模要縮減一半(如果不是更多)?這些問題其實並不是假設性的提問——事實上,如果特區政府稍有遠見,早已應該完成了評估,並對相關行業提供轉型的協助。不過,現實是什麼都好像沒有發生。而大家對猜測何時通關,批評特區政府爭取通關不力,又或者裝模作樣擺出一個為通關盡點力的姿態,似乎更感興趣。就是這樣,我們每兩星期討論一次何時通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