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識港話事】灣區就業大勢所趨 內地發展大有可为
作者:馬飛   來源:識港網    2021-03-25 13:55
未來灣區發展,香港內地都是各有各的定位,最好是做到優勢互補,而年輕人只要能夠將獨立思考與切身經歷相結合,相信北上灣區發展會是大勢所趨。

港府早前推出「大灣區青年就業計畫」,勞工處前日起一連兩日舉辦「大灣區青年就業計畫」招聘博覽,鼓勵企業聘請本港青年,並派駐到大灣區培訓。計畫共提供2000個名額,申請者須為2019年至2021學士畢業的本港居民,企業須在香港以月薪至少1.8萬元聘人,並分別安排6至12個月時間,於大灣區工作。招聘會以網上和現場形式舉行,34間企業在網上招聘,提供逾800個職位,包括會計主任、人力資源助理等,吸引了709名年輕求職人士到場,網上招聘會共錄得2145個求職申請,求職青年線上線下均十分踴躍。

港青逐步認清內地發展利好

有媒體報道,招聘會上,不少港青表示自己所學的專業在香港難以找到合適的崗位,即使有出價也低不少,反而內地的崗位多且待遇優厚,更不介意搬上去住,落地生根。上述言論表明,當社會政治熱潮退卻後,很多年輕人正在以更加清醒和開明的眼光看待內地發展,近年来到大湾区内地城市逐梦的香港青年已经越来越多,最近就有媒体报道了多位香港青年在广州、深圳创业的故事。如福布斯中國2020年度30歲以下精英榜中,BEEPLUS聯合創始人戴健進就作為香港青年在大灣區創業的代表人物入選。實際上,撇除修讀醫科、法律和建築等專業學科,今年本港一般大學畢業生的起薪點為1.2萬元至1.3萬元,低於獲兩地政府補貼的「大灣區青年就業計畫」保證的1.8萬元薪金。而由於疫情打擊經濟,不少巿民失業後搵工,願意降低薪金要求,他們有工作經驗,比初出茅廬的大學畢業生更具競爭力。

香港就業優勢逐步減弱

近些年,香港經濟進行了諸多轉型嘗試,但要麼受到既得利益集團的阻撓,要麼在實施過程中遭到現實因素的制約,最後都一一落空。今日香港產業仍然以金融貿易旅遊為主,製造業空心化、高科技缺位的香港,在面臨新冠疫情等災害時,對其就業打擊是非常大的。而即便是香港的優勢產業,內地與本港同行業人員的薪酬也正在逐步收窄,據南方人才巿場發佈的廣東地區薪酬調查報告,當地去年金融業月薪逾1.7萬元人民幣,與2014年時比較,七年間增長1.5倍,互聯網及軟體等資訊科技行業升幅亦有1.3倍;相反,據香港政府統計處公佈的2019年5至6月工資中位數,本港金融業薪金中位數雖逾2.8萬元,但與2014年時相比升幅僅19%,資訊行業升幅則為22%,幅度遠較廣東省為低。

筆者無意貶低香港,未來灣區發展,香港內地都是各有各的定位,最好是做到優勢互補,而年輕人只要能夠將獨立思考與切身經歷相結合,相信北上灣區發展會是大勢所趨。

责任编辑:wa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