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港網訊】
兩株蒼勁的老榕樹依偎著,茂盛的皂莢在冬日溫暖的陽光裡愜意地舒展著。這3株有著近百年曆史的老樹因80年前的一個冬天而變得與眾不同。那時,曾經有疲憊的身體倚靠過它,與它分享劫後餘生的喜悅;它被烽火洗禮過,也曾目睹了南海之濱邊陲小鎮翻天覆地的變化。如今,他們仍屹立在龍華區民治街道白石龍社區,作為那段歷史的見證者枝繁葉茂地生長著。
在龍華區,白石龍社區是一個有著特殊標識的社區。人們曾用話劇《風雨白石龍》再現了這裡發生過的一段影響了中國文化發展的重要歷史事件。 1941年12月25日,香港被日軍攻占。留困在香港的大批中國民主人士和文化人士,遭到日本侵略軍的搜捕,生命安全受到嚴重威脅。在這千鈞一發的時刻,中國共產黨當即決定,由廣東游擊隊護送茅盾、鄒韜奮、戈寶權、於伶等800多名文化民主人士,衝破日軍封鎖線,從香港撤離後北上,為新中國文化建設保留力量。這場從1942年1月開始,歷時近200天的大營救行動過程被完整地記錄在了白石龍社區的中國文化名人大營救紀念館裡。
2005年,抗戰勝利60週年之際,中國文化名人大營救紀念館建成。幾經修葺,目前紀念館展覽面積826平方米,有電子地圖、LED牆、沉浸式投影、弧幕影院、幻影成像、名人綜合查詢大屏、圖文掃碼下載平台等。紀念館共設三個展廳,分別為一號、二號展廳和白石龍會議舊址。截至2019年7月,中國文化名人大營救紀念館展示文物92件組,歷史照片287幅,場景3處,油畫、國畫、版畫共21幅。
在中國文化名人大營救紀念館的一角,一些復原遺址特別引人注目,包括公木坑兵工廠遺址、草寮招待所遺址以及丫髻山後方醫務所遺址。它們向後人展示了當時被營救的文化名人和愛國人士艱苦的生活場景。草寮招待所是當時為了保證文化名人的安全,在一行人到達白石龍村後的第二天,被轉移到附近山上樹林時,為他們搭建的。被轉移到白石龍的文化名人,在這里居住的時間,最短的有5天,最長的達4個月。中國文化名人大營救紀念館執行館長張紫歆介紹,隨著大批文化名人被護送來,他們臨時在這里居住、生活。軍民攜手,最後成功將所有文化名人安全轉移至大後方,圓滿完成任務,白石龍也被譽為“中國文化的再生之地”。
在紀念館的牆壁上,書寫著茅盾對此次大營救的評價,“抗戰以來,簡直可以說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搶救工作。”此次被營救的文化名人有何香凝、茅盾、喬冠華、錢俊瑞、林默涵、夏衍、袁水拍等。他們在新中國的文化發展中,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留下了濃墨重彩的痕跡。
每逢週末和節假日,一群平均年齡僅有10歲左右的小小講解員到紀念館上崗,利用空暇時間進行志願服務,接待了一批又一批的參觀團。他們的聲音稚嫩但鏗鏘,娓娓講述著這段驚醒動魄的歷史,讓白石龍的紅色文化有了更為具象的載體。 “民治街道白石龍社區一直以來高度重視紅色文化傳承和發揚。”白石龍社區黨委書記、工作站站長林樂茂介紹,培養小志願者在紀念館開展志願講解服務,是一次很好的歷史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讓小朋友和家長從參觀者變成參與者、傳播者,進而吸引更多的群體參與紅色文化學習、紅色文化的傳播,進一步推動產生良好的紅色文化效應。
原文鏈接:http://wb.sznews.com/PC/layout/202102/03/node_A03.html#content_986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