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讀書以網上閱讀為主,但有時候在網上看到一本喜歡的書,卻總想買下來據為己有,我通常會在新書扉頁或其他空白處記下購書當天日期、購於何處,以及當天有何大事,日後重讀,看到買書時記下的文字,自然會喚起某些記憶。這不,前幾天整理書架看到《李潔明回憶錄》,扉頁上寫著2004年3月19日購於台北誠品書店,當天下午發生震驚世界的「兩顆子彈事件」,台灣的歷史被改寫。
李潔明(James Lilley)出生在山東青島、大學畢業後加入CIA、八十年代先後擔任駐台北在台協會處長和駐華大使的美國人,一生經歷富有傳奇性。李潔明以中情局官員和外交官身份穿梭華府和兩岸三十年,更是深得老布殊信任的中國通,參與和掌握很多關於華府與北京和台北之間交往決策的內幕。書中披露不少鮮為人知的內幕,令我印象深刻的有兩件事,其一是披露1982年中美簽署「八一七公報」前後華府內部的分歧和台北的反應,以及列根總統口述一份總統指令,取代「八一七公報」成為決定美國對台售武政策的原則,李潔明寫道,列根擬具一份聲明,對「八一七公報」關於逐步降低質和量並最終停止對台售武的內容「做出擴大解釋」,這份聲明由國務卿舒茲(George Shutz)和國防部長溫伯格(Caspar Willard Weinberger)會簽之後,「擺進國家安全會議的保險箱裡」,此後,每當對台軍售問題冒出來,「這份備忘錄就會由保險廂中取出」。
「八一七公報」是奠定中美關係政治基礎的三個重要公報之一,當中關於美國承諾限制對台售武的內容,對兩國正式建交之後加強互信,進一步推動中美合作意义重大,但李潔明在書中告訴世人,美國政府從一開始就不打算落實。事實上,「八一七公報」簽署38年來,包括特朗普在內的歷任美國總統,無論是共和黨人還是民主黨人,都沒有停止或打算停止對台軍售。
書中另一項令人矚目的內幕是「華勒比(Wallabee)方案」。李潔明披露,一九七五年九月,他作為中情局的中國事務情報官,與另一名負責蘇聯情報的同僚忽發奇想,擬利用中國西北地區地理之便收集蘇聯在中亞地區核試驗的情報,他草擬報告命名為「華勒比方案」,透過高層提交給國務卿基辛格,成為基辛格當年稍後訪華之行其中一項內容,唯當時沒有任何結果。到了一九七九年中美正式建交幾個月之後,李潔明寫道,「華勒比方案」構思中的中美合作蒐集蘇聯飛彈試射情報,終於得以實現。如果不是李潔明的特殊身份,一般人很難相信,一九七五年文革還沒有結束,中美尚未建交,美國竟主動提出與中國建立情報合作,共同對付蘇聯。
讀史使人明智。李潔明作為當事人披露的歷史事件,讓我們明白兩點:一是當美國需要與中國合作時,無論是兩國意識形態的差異,還是台灣小兄弟的利益,都無足輕重。二是無論美國對中國作出甚麼承諾,簽了甚麼協議或公報,美國都一定會把台灣這張牌揑在自己手上。
時移勢易,今天特朗普認為美國不再需要與中國合作,甚至視中國的發展為對美國的威脅,他要全面否定中美建交四十年的歷史,蓬佩奧更刻意在尼克松圖書館發表被視為重啓冷戰的反華宣言,美國將意識形態對抗高唱入雲,台灣牌更是大派用場,特朗普上台以來,從簽署「台灣旅行法」、「台北法」,到日前派衛生部長阿扎爾訪台會晤蔡英文,以至美國軍機在台海的挑釁行為,如此種種,令台海局勢陷入空所未有的危機。
中美是否已經陷入修昔底德陷阱?中美是否必有一戰?事關全球安危人類福祉,「絕望之為虛妄,正與希望相同」,中方一再呼籲中美共同探索合作共贏之道,近日雙方確認兩國首階段貿易談判協議的執行取得進展,看來華府並非盡是蓬佩奧之輩。至於台灣方面,蔡英文不去設法為台海局勢降溫,卻忙於演習走難逃生,似乎已打定輸數?
原文2020.08.28 刊《大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