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評論:平衡好防疫與經濟重啟
作者:周武輝   來源:香港商報網    2020-05-14 09:33

香港連續23天本地零感染「斷纜」,昨新增3宗確診個案,其中2宗屬於不明感染源頭的本地案例,分別是一名女患者及她5歲的孫女確診,消息指女患者的丈夫亦初步確診,顯示社區有隱形傳播鏈,疫情有反覆風險。本港疫情近期持續緩和,惟新冠病毒「防不勝防」,不會突然消失,出現零星個案在所難免。在有效疫苗和特效藥研發成功前,大家要有與新冠病毒長期「共存」的準備,須始終保持警惕,政府要加強檢測和追蹤,早發現早隔離,個人要繼續做好自我防護,防範疫情反彈擴散。同時,防疫措施亦須在社會活動與經濟重啟取得平衡,政府要視乎疫情變化,以科學、精準的方式進行適時調整,緊鬆合理有度,從而保障生命安全並兼顧生計生活。

距離兩個潛伏期(28天)僅差5天,此時本地零確診個案失守,確實令人失望,說明病毒傳播的威脅仍未完全消除,具有不可預測性,防控不可大意。因應新情況,政府除了要繼續擴大強化入境及重點人群的病毒檢測,也要做好新增本地個案的接觸者追蹤,進一步將篩檢範圍擴大至社區,盡快切斷病毒傳播鏈,防止疫情社區內蔓延爆發。面對病毒挑戰,市民不能因為疫情緩和而鬆懈,近來港人不戴口罩的現象增多,顯示有人對防疫似乎開始掉以輕心,本地確診個案出現正是敲了一記警鐘,市民應該繼續維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戴口罩、勤洗手、多消毒,共同防止疫情反彈。

對於出現零星本地確診個案,大家保持警覺的同時,亦無須太過恐慌。平情而論,香港疫情防控表現出色,成效有目共睹,相較全球疫情仍然嚴峻及不穩定,近期感染人數持續暴增,本港疫情明顯放緩,足以說明問題。惟新冠病毒極為狡猾,具有潛伏期長、傳染性強和能夠隱匿性傳播等特徵,可以潛伏部分人體內不發作,也可以在人體「復陽」,有很大不確定性,本地個案再度出現無法完全避免,這或將是今後長期存在的現象,顯示本港防疫進入常態化階段,政府和市民都要學會適應。

因此,政府須有通盤規劃,制訂標準,做好防疫與經濟重啟的平衡,一旦疫情反覆險峻之時,及時採取強有力行動,防堵務求滴水不漏;在疫情已獲得控制、安全條件許可時,便調整政策,有序「鬆綁」,讓經濟運作與日常生活可盡量回歸正常,恢復民眾的生計。事實上,早前政府實施嚴格禁令有效防疫,亦令本港經濟急速惡化,民生持續告急,市民無法如常生活,有非常明顯的副作用,不可能長期持續。隨着疫情受控,政府逐步鬆綁防疫措施,放寬「限聚令」,允許部分被勒令停業的場所恢復經營,公務員亦陸續如常辦公,公共服務均回復正常,使得停擺的經濟開始重啟,市民慢慢回歸正常生活,獲得喘息之機,不能輕易打斷。現時政府先要觀察疫情發展,若是研判本地確診個案只是零星出現,則已放寬的措施無必要實時收緊,否則對經濟和市民生活會「傷很大」。當然,若疫情有捲土重來之勢,則應馬上重新收緊。最重要的是依據科學數據,聽取專家意見,因應疫情變化進行定斷,做到可收可放。

  作者:周武輝

责任编辑:wuz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