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在說外部勢力,外部勢力如何影響香港年輕人,左右香港政局。不少反對派支持者對外部勢力是否存在堅決否認,認為反送中運動完全出於香港政府堅決推行《逃犯條例》所致。國際關係變化只有利益在其中,大義從來只是出兵的原因,若要證明外部勢力在港存在,那麼就必須找出其利益。
必須要強調的一點,外部勢力若然存在,他們在煽動反送中運動時,必然有巨大利益存在。因為香港是亞洲國際金融中心,也是各地進入中國市場窗口,香港持續出現騷亂,對各地海外經濟有不少的打擊。所以領導層要放棄相關利益,換來的利益是非常巨大。
從這個角度來看,台灣有可能是影響香港的「外部勢力」之一,而毫無疑問,它的背後局勢某個國家。一如國民黨韓國瑜在選舉論壇所言「香港人流血,你的選情在補血」。民進黨蔡英文在今次香港反送中運動中的獲益,無論如何都可以排名第一了。
2018年時,蔡英文因為其當政四年政績貧乏,民調及民望一直落後於韓國瑜。蔡英文四年執政期間,數得出來的政績不多,台灣「邦交地方」越減越少,經濟也沒有什麼大起息。韓國瑜憑著「高雄發大財」的經濟主張異軍冒起,讓台灣民眾將台灣大選的要求搬到經濟上。
不過隨著反送中浪潮掀起,蔡英文多次對香港事態的強硬立場,勾起了台灣民眾的恐共心態。而韓國瑜在高雄未能短時間內交出成績,民眾在質疑「發大財」的虛話同時,香港事態漸掀混亂,使民眾將對台灣大選的要求重新搬到統獨立場上。
相對於國民黨,民進黨向來立場在統獨上有絕對的優勢,甚至使一直統獨討論要點。結果使蔡英文重新取回民眾的支持,在民調上一直遙遙領先。即使韓國瑜還有勝算也好,但至少從民調來看,蔡英文已經一面試地拋離了。
當蔡英文民調確定拋離韓國瑜,勢頭一時無兩後,香港局勢在區議會選舉後開始緩和。若然香港局勢於1月中的台灣大選後,真的開始平息下來,是否存在「外部勢力」的問題應算呼之欲出。
作者為時事評論員 劉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