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港網訊】上世紀70年代,香港證券交易進入快速發展期,在1972年至1973年短短的2年間,香港有119家公司上市,1973年底上市公司數量達到296家,並相繼設立了遠東交易所、金銀證券交易所、九龍證券交易所,加上原來的香港證券交易所,形成了四間交易所鼎足而立的局面。
到了80年代,隨著中國的改革開放,香港市場也開始了其嶄新的現代化和國際化發展階段。中國對香港前途的保障,增強了投資者對香港經濟的信心,香港市場從此進入一個新的發展時期:交易品種多元化,市場參與者日益國際化,交易手段不斷完善,證券市場進入了長期繁榮的牛市。香港四間交易所更於1986年3月27日收市後全部停業,合併成香港聯合交易所。巧合的是,同年也是內地股票的啟航年,中國工商銀行上海分行信託投資公司開設交易櫃檯-靜安證券業務部,內地第一個證券交易部誕生,第一筆股票交易產生。
截至2017年,港股上市企業共有2052家,而內地企業為996家,占比為48.54%。從數量看,內地企業所占比例已近一半,以市值占比來看,內地企業的市值早已佔據港股總市值的一般以上,無論在上市數量,還是市值上,內地企業都在港股市場上佔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撐起了港股“半壁江山”,而港股市場也為內地企業走出去融資提供了一個絕佳平臺。
改革開放40年來,香港以其國際化、現代化的資本融資市場吸引著內地優秀企業不斷前往。內地企業赴港上市,主要分為直接上市和間接上市兩種形式。直接上市的形式就是H股,即經中國證監會批准,註冊在內地,在香港市場上市的股票。間接上市主要包括兩種形式:一是內地企業在香港註冊公司,並以境外中資控股公司的名義在香港上市(俗稱“大紅籌”);二是內地企業以其股東或實際控制人等個人名義在境外設立特殊目的公司,並以股權、資產並購或協議控制等方式控制內地企業權益後,以境外特殊目的公司名義在香港上市(俗稱“小紅籌”)。
其中,H股公司上市始於20世紀90年代初,以內地國有企業為主,所以它們又多被稱為“國企股”。1993年7月15日,青島啤酒(0168.HK)在香港聯交所成功掛牌上市,拉開了內地企業直接赴港上市的帷幕。
“大紅籌”公司,則是我國中央機關、各省份在香港註冊的窗口企業,它們在香港上市的時間更早。以中國光大控股(0165.HK)為例,其在香港上市的時間為1980年2月。它是一家跨香港和內地的多元化金融控股企業,母公司為中國光大集團。“小紅籌”公司,更多的是以內地民營企業為主,它們的紮堆赴港上市則是在1997年香港回歸之後。
1992年,招商局集團屬下旗艦公司招商局港口(00144.HK)於香港交易所上市,成為首家在香港上市的紅籌公司,其在2004年9月也成為香港33只恒生指數成份股之一。
2004年,深圳騰訊公司(00700.HK)在香港聯交所主板公開上市,隨後逐漸成長為香港市場十大交易最活躍公司。
2005年,中國建設銀行(00939.HK)在香港聯交所正式掛牌上市,成為首家以全流通形式在香港上市的中國國有商業銀行,同時是首間在內地登記的公司成為恒生指數成份股。
2018年,小米集團(01810.HK)以同股不同權的方式在香港掛牌上市,也是香港股市歷史上首只同股不同權的股票。
可以說,改革開放40年來,香港資本市場既哺育了騰訊、阿里等內地企業發展,但內地企業也助力了香港資本市場的發展,香港的資本市場與內地企業早已水乳交融,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可分割的金融生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