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港網訊】本地實驗藝術團體進念.二十面體最近又有新搞作,將在本週末推出改編自日本作家谷崎潤一郎作品《陰翳禮讚》的建築音樂劇場《美麗的陰暗》,以建築、音樂及影像為創作元素,由于逸堯主理音樂創作,並加入KJ 黃家正作鋼琴演奏,從陰暗中尋找生活之美。
小編有幸在作品排演早期見到了劇中的三位主演:曾參演《我們的愛情喜劇是威士忌》的張耀仁、崔台鎬與電影《過春天》阿豪的扮演者孫陽,聽他們聊了聊各自對陰暗之美的看法,以及作為舞台劇演員的生活感悟。
曖昧造就更多想象
《陰翳禮讚》分析日本傳統美學如何由黑暗主導,三位演員認為藉此機會重新審視東方之美及堅守東方特色是不錯的嘗試:
「其實當代社會生活各個層面都被西方化,我們的衣著、生活飲食,或者是電影,都是西方的技術和西方人發明的東西,以前在歷史裏有某一個時代是東方在主導世界潮流,或許現在回到了一個平衡,我們這個時代的人開始可以去融合這兩面的優點,去獲得自己的一種獨特的生活方式」,孫陽說。「所以讀完谷崎潤一郎的作品,就會更明確地去把握我們東方人獨有的優點,然後繼續把這樣的東西傳承下去。」
崔台鎬想起曾經讀過的羅蘭巴特,當中提到從餐具中就能看到東西方思維的差異:西方使用刀叉,是通過破壞物品的方式將物品夾起,而東方使用的筷子,則能保持物品的原貌,以溫和的方式處理物品。這樣溫和含蓄的方式,也是他眼中的東方神韻。
張耀仁則開了個更大的腦洞:「好比說鍵盤或是滑鼠已經被發明,之後的人如果想要發明一個能夠輸入到電腦裏的東西,就會朝著鍵盤這類的東西去想。可是搞不好有別種方法,例如說有一個想法是在喉嚨裏面裝一個東西,或是在喉嚨上戴一個項圈,全部都用講的,然後這些東西就是用聲波傳送……但是可能因為鍵盤已經發明了,他其實某個程度上限制了一些想象。」
「其實更多時候,我覺得很可貴的東西來自於一些曖昧,透過那個曖昧就可以產生出更多的想象。所以我覺得谷崎潤一郎在文章裏面就想要闡述這件事情:雖然西方給了我們這麽多所謂的答案,可是如果我們當時沒有接受的話,也許就可以發展出更多屬於我們自己東方一種更寫意、更無形、更曖昧這樣狀態的東西,我覺得這個是很有趣的事情。」張耀仁補充道。
![](http://www.meetinghk.com/wp-content/uploads/2019/09/10228366_998522-480x300.jpg)
曖昧造就更多想象
《陰翳禮讚》分析日本傳統美學如何由黑暗主導,三位演員認為藉此機會重新審視東方之美及堅守東方特色是不錯的嘗試:
「其實當代社會生活各個層面都被西方化,我們的衣著、生活飲食,或者是電影,都是西方的技術和西方人發明的東西,以前在歷史裏有某一個時代是東方在主導世界潮流,或許現在回到了一個平衡,我們這個時代的人開始可以去融合這兩面的優點,去獲得自己的一種獨特的生活方式」,孫陽說。「所以讀完谷崎潤一郎的作品,就會更明確地去把握我們東方人獨有的優點,然後繼續把這樣的東西傳承下去。」
崔台鎬想起曾經讀過的羅蘭巴特,當中提到從餐具中就能看到東西方思維的差異:西方使用刀叉,是通過破壞物品的方式將物品夾起,而東方使用的筷子,則能保持物品的原貌,以溫和的方式處理物品。這樣溫和含蓄的方式,也是他眼中的東方神韻。
張耀仁則開了個更大的腦洞:「好比說鍵盤或是滑鼠已經被發明,之後的人如果想要發明一個能夠輸入到電腦裏的東西,就會朝著鍵盤這類的東西去想。可是搞不好有別種方法,例如說有一個想法是在喉嚨裏面裝一個東西,或是在喉嚨上戴一個項圈,全部都用講的,然後這些東西就是用聲波傳送……但是可能因為鍵盤已經發明了,他其實某個程度上限制了一些想象。」
「其實更多時候,我覺得很可貴的東西來自於一些曖昧,透過那個曖昧就可以產生出更多的想象。所以我覺得谷崎潤一郎在文章裏面就想要闡述這件事情:雖然西方給了我們這麽多所謂的答案,可是如果我們當時沒有接受的話,也許就可以發展出更多屬於我們自己東方一種更寫意、更無形、更曖昧這樣狀態的東西,我覺得這個是很有趣的事情。」張耀仁補充道。
劇場像「某種建築材料的拼貼」
《美麗的陰暗》是建築音樂劇場,三位演員認為可將之看成是某種結合影像聲光和演員表演的裝置藝術:「阿威(導演胡恩威)的劇場,可能對他而言就是某種材料的拼貼,我們就是建築物本體的某一個材質。」
進念作為實驗藝術團體,作品素有獨特前衛特色,胡恩威更曾直言稱,如果進念做的作品大家都能馬上看懂,劇團也就不需要存在了。幾位演員坦言起初面對和劇團慣常的排演方式完全不同的狀況感到不太適應,空間太大時感到「更害怕去跨出那一步」,但同時也是很不錯的冒險:
「進念的存在目的,就是永遠在提供給觀眾一個刺激他們思考的東西,不管你能接收全部,或是只有很低比例都沒有關係,因為就開始有些種子在觀眾心裏發芽成長。」孫陽說。
心中的黑暗之美
與三位演員聊起各自心中的「黑暗之美」,不少答案頗為出人意料:
張耀仁提到楊绛與錢鍾書在文章中講過的「昏」:天色將暗未暗,屋內由白天轉向黑夜,就快需要開燈照明的那個時刻。「說到陰暗之美我馬上想到這個,我覺得它是很迷人的。他會給不管是空間也好,或是你很熟悉的狀態一種多樣性。 」
孫陽是影迷一枚,稱自己閒暇時期很多時間都在電影院中度過,電影院的暗與屏幕的亮的組合「把你拉進去一個全新的時空空間,讓你去感受一個新的生命,像在做夢一樣」。
崔台鎬則說回大家熟悉的劇場環境:「我覺得劇場擁有黑盒子這樣的概念,就是因為它是暗的。當光打進來的時候,有這個暗才能夠去承載那樣子的光,所以劇場的黑是我個人生活裏面最美的存在。」
演員的自我修養
和演員們聊天,總免不了問及他們的日常生活:從哪裡獲取靈感,最近又有什麼與表演相關的心得體驗等。三位演員也打開了話匣子聊得興起:
張耀仁當下的想法是「好好生活」。他提及自己參與植劇場的訓練班時,雖然有不少名家大導教課,但上課的方式並非一板一眼教表演,而是帶領大家體驗不同的事物:蔡明亮開了「蔡明亮的蛋料理」教大家做菜,做好了一邊吃一邊聊天看電影;此外還有水墨畫課、運動課……「我相信沒有人不適合當演員。因為我們大家都活著,活著就是你每一天都要跟人對話,每一天都要吃飯,每天都要有感受,所以這個東西可能就是難在控制。」
孫陽補充道,表演其實沒有對錯:「這個導演說你演得不好,可是說不定另外的導演覺得你很好,只是剛好你沒被放在一個合適的角色,或是合適類型的劇作裏面,所以不應該去追求對或錯,就是我要讓別人喜歡我,要讓觀眾都覺得我演得很好,其實那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在那個過程當中投射了什麽,跟你是不是真誠去表達妳自己所看到的東西,那才是最珍貴的地方。 」
崔台鎬認為除了好好感受和觀察生活外,讀書對演員來說也是必需品:「演員好像都要具有某一層面的知識,當接觸根本沒有機會去經驗的事情的時候,往往只能透過閱讀、電影或者是別的事情去了解這些新角色的心境。當然,看劇場就是很棒的省去時間的一種閱讀方式,也希望觀眾能夠閱讀一下。」他笑。
《美麗的陰暗》將於今晚(9月27日)與明晚在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演出,如果你對演員所講的內容感興趣,不妨去現場看看他們的表演吧。
《美麗的陰暗》
地點: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
日期:2019年9月27日至28日
原文鏈接:http://www.orangenews.hk/culture/system/2019/09/27/010127462.shtml
![](../../../../images/user.png)
![](../../../../images/m01.png)
![](../../../../images/m02.png)
![](../../../../images/m03.png)
![](../../../../images/m04.png)
![](../../../../images/m05.png)
![](../../../../images/m06.png)
![](../../../../images/m07.png)
![](../../../../images/listbar_shd_b.png)
![](../../../../images/listbar_shd_b.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