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葉錦添 尋求哲學探索「新東方主義」
作者:胡茜   來源:文匯報    2019-08-16 11:50
葉錦添《臥虎藏龍》在奧斯卡金像獎拿到最佳藝術指導的小金人,便成了「香港之光」,他不只關注戲劇服裝設計領域,他頻繁與不同的藝術家以多種形式交錯合作,開始出書寫自己的哲學「新東方主義」,探索精神世界的東方味。
葉錦添認為,真正的藝術家的作品來自於精神,會讓人有熟悉感。

【識港網訊】究竟是時代造就大師,抑或大師造就時代,這是個問題。但幾乎可以很肯定的是,無論在哪個時代,葉錦添都大概是個不尋常的人。

《臥虎藏龍》在奧斯卡金像獎拿到最佳藝術指導的小金人,並提名最佳服裝設計的那一年,葉錦添便成了「香港之光」,然而這個頭銜與其毫不匹配。走進人群中的葉錦添,時常穿着很素淨的衣服,戴帽子,說話平緩、輕柔,表情很少,怎麼看都沒有光芒萬丈的樣子。葉錦添並不只關注戲劇服裝設計領域,他頻繁與不同的藝術家以多種形式交錯合作,開始出書寫自己的哲學「新東方主義」,探索精神世界的東方味。

事實上,早在比《臥虎藏龍》更前的很多年,葉錦添在行內便是大師了。《胭脂扣》、《英雄本色》等等電影的美術,內地電視劇《大明宮詞》、《橘子紅了》等,都讓人驚艷於這個藝術家大手一揮下的創作。履歷漂亮成這樣,接下來理應順理成章與更多電影大師合作,繼續創作電影經典,然而,葉錦添並不只關注這個領域,他開始頻繁與不同的藝術家以多種形式交錯合作,並寫了四本書。「我從十年前開始寫這個系列,主要是寫我自己的哲學、『新東方主義』,一直寫到現在的第四本。」

除了寫書,葉錦添也做展覽:「我在北京做了一個展覽,是跟科學家合作的,我提出了一個精神DNA的概念,在講世界上所有的物質背後還有一面是物理學世界沒有研究過的,所以導致我們似乎對這個世界的認知不是很深。」這些之外,他還和許多不同領域的藝術跨界合作藝術作品,有舞蹈、服裝、音樂等等,很難具體地說葉錦添有什麼頭銜,因為他個人就抗拒有形的東西。

對於「大師」這個稱呼,他不置可否:「我覺得我的狀態仍然還是非常試探性,很年輕的,我不覺得自己已經穩定了。我覺得驚慌和恐懼是和別的感受同時存在的,所以我不會因為這些感受而惶恐,因為我還一直在前行。」

高於物質生活的宏觀

他在書中不怎麼提自己的作品,講的是更加宏大的東西,關於精神世界、關於未來、關於「生物」。「『生』和『物』其實是兩樣東西,」他說,「雖然我們都是生命體,但是常常忽略了『生』是我們本身,而『物』是依附我們存在的物質。」

即使撇開書中的內容,葉錦添討論的命題也有一點宏大:「現在的這個時代,我們身處在一個物質很飛躍的時候,每個人都希望得到更好的物質生活,但我覺得我們沒有停下來想想,這個世界能不能負荷。」他提出:「現在的人需要很多的物質才能得到滿足,但其實是不是真的需要呢?」

他認為並不需要。《臥虎藏龍》裡有這樣一個場景,男女主角坐在一個涼亭之中,背景是一片翠綠的竹林,李慕白說:「我的師父常說,把手握緊,裡面什麼也沒有;把手放開,你得到的是一切。」 葉錦添對於精神世界的探索,大約就是這麼一種狀態。

形式會限制所有想像力

限制是藝術的天敵,葉錦添說:「我覺得每段時間都是一個重複,好像一個循環一樣。是圓形的。事情發生了,它有它的屬性,會一直在不同的時間中發生,就像一種模式。」但這個模式不是好的事情,它會讓想像力被制約。

因此,葉錦添離開了香港。搬去台灣後,他和很多文化界的朋友一起,想去找屬於自己源頭的東西。因為他被邀請去了歐洲做設計,遇到很多很棒的藝術家,就發現自己拿不出中國的東西,感覺無法自處,他覺得自己作為香港人,在文化上是很迷茫的,因為特殊的歷史及地理原因「不知道自己到底是什麼」。這個時候,「新東方主義」這個概念便萌發了。帶着濃濃中國特色的美學,在他這裡新舊交融,變成自由的素材,所以他說:「我覺得我找到了。」

「很多人知道我做很多關於古典的東西,但是其實這種文化在人們心中已經是約定俗成的東西,已經有了一個根深蒂固的方法去理解它,但我自己覺得如果要進入未來,中國還有一個可能性,用新的方法去看古代的東西。在創作上,我們還有很多東西沒有利用到,需要換一種眼光去看。」他說:「如果有這個方法,在我的創作中,就會產生不同的融合,不同文化和時代的融合,這樣我就可以很自由地去使用這些素材。」

在北京的展覽主題是精神DNA,這個措辭很概念化,但一用上他精神層面的解釋,便十分清晰:「我對這個概念的提出是因為我在做一些古代人物的時候,覺得沒有一種方法,可以去了解古代的人想事情的方式。他們更多的是用精神層面的方式去尋求對世界的認知,但是我們好像經過西化以後,物質化越來越強烈,以及現在大家對物質的追求越來越多。我自己覺得,在寫書的過程中,希望對精神上的東西有更深的認知。所以我會做這個展覽,去研究。」

作品中帶着濃濃的「自己」

他覺得,真正的藝術家創作出來的東西,會讓人有熟悉感,因為那是來自精神中的東西,而不是世俗。世俗對於葉錦添來說是「被創作出來的」,而精神上的富足才是藝術的本質。藝術家的創作,一定帶着自己的影子,葉錦添說:「比如我為什麼覺得《蒙娜麗莎的微笑》是很偉大的藝術品,因為她有畫家自己在裡面,她的樣子也是達文西年輕時候的樣子。」所以,葉錦添的藝術作品中,都會帶着濃濃的「自己」,那是不能言說的一種交流。

「溝通是最困難的,也是最有趣的,和人交流的過程是在打開對方的世界,但是並不一定用語言。因為語言是約定俗成的模式,但不是最有效。」這些無形的東西,最終形成有形,變成葉錦添的獨特藝術。

责任编辑:leid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