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香港生態史地歷奇】三渡橋謎題考(1)
作者:彭玉文   來源:橙新聞    2019-08-16 11:20
約五十呎寬林村河河床上,築起兩大磚砌六角形橋墩,長闊有四呎,高約十五呎,在河床上露出比橋墩大很多的花瓶形水泥基座,北向橋面全邊建四呎高由兩橫條組成的欄杆,南向橋面公路一方少了三分二欄杆。

【識港網訊】香樂思(1951)讚美林村谷蘊藏無盡,奧秘處處,使來訪者充滿驚喜。香氏在港工作二十年,就在林村谷觀鳥、尋花、賞景二十年,何以不感厭悶?因為每次都會有新發現。當年林錦公路未建,要入林村谷,須在大埔墟火車站馳車北行一又四分一哩,泊車河邊,對岸便是林村谷,渡河得走過一條石橋。這石橋對香樂思來說,不啻為「通向浪漫之門」,那是他為自己拍攝的一張林村風景照的題名。

關於此橋,邱東(1999)說:

林村河至坑下莆附近,滙合二流,即為三渡坑,該處原有石橋一道,橫跨該河兩岸,近田處上立有石碑……相信在政府收地建抽水站時,已遭毀滅,或藏於泥土之中。今抽水站附近仍有巴士站名為「三渡坑」。

根據邱東前輩提示,來到三渡坑巴士站,後面便是1923年由何萼樓捐建的快樂亭。何氏是很有成就的粵劇班主,曾捧紅享有「廣東梅蘭芳」美名的千里駒。何萼樓居於附近梅樹坑,建亭為方便東西往返、南北上落的鄉里歇腳。政府於1960年代興建船灣淡水湖,在三渡坑置充氣尼龍水壩,攔截河水成塘,流入地龍口,經地下隧道注入淡水湖。石橋因擴闊河道被毀,快樂亭因建引水隧道被拆。1967年工程完成,快樂亭在原址旁邊重建,對岸稻田成為抽水站,石橋石碑就沒有了。

圖:彭玉文

在下面標示行人橋(F.B.)所在的1945年軍用地圖,跟現時地圖,依同一比例尺,裁成相同大小。雖然地貌大變,細心察看,河道兩邊某些山頭、山谷、村落依舊,可作定點。把四個定點聯成兩條直線,都相交於一座石橋。即是說新橋其實與舊橋在同一位置。因為邱東(1999)說「近田處上立有石碑」,所以石碑應埋在抽水站內橋頭邊。藏寶處只有當年駕駛挖泥機的師傅一個知道。若果師傅當年三十歲,如今是九十老人了。

圖:彭玉文
圖:彭玉文

快樂亭原址後面山坡,是地龍通往淡水湖水道入口,距石橋約一百五十米。工程完成後快樂亭北移約二十米,並縮入山邊。

且看香樂思(1951)描述此橋:

下車後,站在板樑橋(clapper bridge)上,望向河底,見到古雅的大塊花崗石柱,那是從橋上墮下的。現時橋面已改由水泥取代……一隻藏身花崗石柱下的日本絨螯蟹,聞味而出,其腿有毛,色褐綠,村民設陷阱捕捉,送到大埔墟出售……

我渴望見此橋照片已久,最近乘《大埔老照片》網站刊出三渡坑照片,留言求見其橋,朱前輩竟讓我得償心願。三張照片從不同角度拍攝,且有人站坐其上顯示比例,可供估算全橋大概。約五十呎寬林村河河床上,築起兩大磚砌六角形橋墩,長闊有四呎,高約十五呎,在河床上露出比橋墩大很多的花瓶形水泥基座。林村河匯集大帽山北坡與大刀屻南坡龐大稠密水系,暴雨形成的洪峰,一次特大山洪,六角形橋墩分水尖卸走洪水沖擊,可是當水位升至高於橋面花崗石柱,全面被沖擊,竟把花崗石柱一條條沖斷,如香樂思所說,沉於河底,後來改由水泥取代,內附鋼筋。大家看相片可以想像,那次洪峰高度,淹沒多少農田。

圖:採自〈大埔老照片〉面書
圖:採自〈大埔老照片〉面書

北向橋面全邊建四呎高由兩橫條組成的欄杆,南向橋面公路一方少了三分二欄杆。橋面厚約呎半,闊七八呎,似可至少放置四五條花崗石柱,依三段計,共放十二條花崗石柱或以上。橋全長應有五十呎以上。橋頭橋尾兩端倚崖又設台柱,因馬路一端台柱較高,接連的橋墩較矮,所以此段橋面稍有傾斜。因為橋墩之間與台柱之間並不平行,整道橋鳥瞰作微S狀。公路橋頭路肩有小樹兩棵,其下似乎便是香樂思泊車處。公路對面百米後,便是快樂亭,可知當年該亭貼近馬路,如果像今天的亭子那樣縮入山坡那面,照片就見不到它了。據朱前輩說,橋後兩層高石屋,是政府作農業研究用,為漁農署處物業。

_________

彭玉文,香港生態史地歷奇著述者。

原文鏈接:http://www.orangenews.hk/culture/system/2019/08/13/010123764.shtml

责任编辑:leid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