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港網訊】香港的人口於一九三一年時只有八十四萬人,但三十年後的一九六一年,已急增至三百一十二萬多人,這個增長數字無疑加劇了公共交通的需求。為紓緩市民的出行需要,當時的兩家專利巴士公司開始擴充路線和增購巴士,特別是在上下班時間,擠巴士的情況已經成為常態。
筆者還記得,在六十年代初期,本港的巴士路線不多,就以九龍半島為例,所有巴士路線加起來也不過三十多條,只有兩條路線連接九龍的佐敦道碼頭和元朗,其中一條是16號,取道青山公路來往上述兩地,另外一條是26號,雖然終點站相同,但中途則取道之前用作軍事公路的荃錦公路,以方便大帽山和錦田一帶的居民。在巴士服務初期,所有巴士路線都以數字區分,但後來巴士公司發現在同一路線附近的居民也有服務需求,所以在原有路線的基礎上,加上英文字母的新線,如1A、2A、6A和12A等,後來某些路線更增至多條附加路線,例如2號就是一個典型,這條路線增加至2F共六條,成為最多附加路線的巴士線,並且一直沿用至今天。
到了七十年代,新界衛星城市開始陸續落成,九龍巴士公司在港英政府的要求下,將服務範圍擴展至屯門、上水和荃灣、葵青等新市鎮,此舉令原有的巴士路線編排不敷應用,於是實施路線重組,將巴士路線編號分為兩組,其中1號至49號為市區(包括荃灣及葵青)路線,而50至99號為新界路線,並且因應紅磡海底隧道於一九七二年落成通車,新增一組100號以上的過海路線。經此一改之後,上面提及的16號和26號路線就撥歸市區組別,並且以50號和51號分別取代16號和26號兩路線,新安排的16號和26號則行走旺角栢景灣至藍田平田邨和尖東至順天邨之間。
隨着地下鐵路首條路線──觀塘線於一九七八年通車,本港巴士服務的角色開始轉變,部分鐵路沿線的巴士路線轉成接駁功能,乘客數量亦因此下降,巴士營運商因應這種轉變,也開始改變了營運策略,其中九巴引入了首批單層豪華巴士,行走市區至元朗的長途路線和機場路線,收費很自然會較高;不過,以當時的概念,即使是豪華巴士,也不過是造型稍為美觀和座椅較為舒適罷了,基於技術所限,車廂仍然沒有空調系統。
當時所有巴士都不設空調,在炎夏乘客都被焗得汗流浹背,因此港人便將這種巴士戲稱為「熱狗巴」,並且對空調巴的呼聲越來越高。